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一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这一刻,古老《诗经》“汔可小康”的朴素向往,有了具象化的承载;这一刻,一个百年大党交出了一份无愧历史、不负人民的答卷;这一刻,我们也更加怀念那位在希望的春天播下小康种子的人。
那是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
1980年7月22日,他在前往河南视察途中说,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他的一生,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他的心,与广大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历史是一棒一棒接续奋斗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向着第二个百年的宏伟蓝图进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年前的2004年8月21日,在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农民日报》曾刊发题为《小康不忘邓小平》的编辑部文章。结尾深情写道:“到2020年,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到2050年,我们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请不要忘记,二十世纪末那个开创中国和平崛起的伟人。”
今年,恰逢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让我们再次重温他的改革精神与理论精髓,握紧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也让我们再次缅怀这位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不朽功勋的伟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二
120年前,邓小平同志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当时的中国,风雨如晦,人民饥寒交迫,民族危在旦夕。他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40多年前,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局面,“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历史书里寥寥数语,往往凝结着无数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无数惊心动魄的抉择决断、无数力挽狂澜的担当作为。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历了10年曲折后,饥饿的阴影还在中国大地上徘徊,人们已经到了忍耐的临界点。路往何处去?人们一边激烈争论着,一边谨慎观望着。
不过很快,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发生了。1978年冬天,小岗村18个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摁下红手印,秘密分田到户、包干到户,并且第二年就从“讨饭队”变成了“冒尖队”。
今天看上去这样理所当然的事,之所以被认为“石破天惊”,是因为在当时很多人的理解里,这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悖的。
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句话,如今醒目地镌刻在小岗村广场,一本摊开的《邓小平文选》雕塑上。
于是,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1982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正名。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战略决策正式确立下来,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制度基石。
农民凭着一腔孤勇,幸有领导人勇毅担当。邓小平同志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不能“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
农民想到哪儿就干到哪儿,但领导人尊重这种首创精神。邓小平同志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农民次年就获得大丰收,这也印证了领导人的思考。“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在反复思考、不断检验中,进而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提出了根本性的指导理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可以说,正是农民的切身感受和实践创造,与邓小平同志的意志力、领导力交织并行、桴鼓相应,共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
同样的过程继续复制,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举措蓬勃涌现,给广大农民、给中国改革带来无限活力。
彼时,一个在世界经济史上也堪称奇迹的事件正在酝酿、爆发,那就是中国所独有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鼎盛时期,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国近半,实缴国家税金占全国税收总额的五分之一。
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从人民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温饱了农民;那后来的乡镇企业,包括再之后的农民工大潮,则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富裕了农民。
“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邓小平同志说。
在改革起步期,资源配置失衡、生产要素活力不足是大量存在的,但是,如何解决资源错配问题,如何推动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流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最好的办法是让水自由流淌,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让水流向它应该去的地方。
这也是农村改革的法宝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他信任农民,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祖国和人民也深爱着他。
1984年,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活力涌动。
10月1日,国庆35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参加游行的农民方队里,一辆红色大拖拉机牵引着五辆彩车缓缓驶过,车上载着5个4米高的红色大字——联产承包好!
吃上饱饭的农民朴素地表达着他们的拥护与热爱,而思想更为活跃的大学生,表达方式也更为直白。北大学子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出乎意料地打出四个大字:“小平您好”!
这一写在临时找来的纸上、订在床单上的标语,正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真情流淌,也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
三
今天,我们纪念和缅怀邓小平同志,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改革成果传承下去,将他所开创的事业续写下去。
要像邓小平同志一样,始终将“三农”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情去看待。
他曾说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而农村改革所释放的活力,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共同塑造着中国改革的大格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与农产品极大丰富,不仅温饱了农民,也为国计民生提供了稳定而低价的战略支撑;数以亿计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农民工大潮,成为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到今天,即便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也仍有四亿多人住在农村。这样一个体量人口的稳定,还是直接决定着中国的稳定;他们的发展程度、生活水平,还是直接标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
更别说农业的“底座”作用,即使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到了个位数,它也仍然是基础产业、战略产业、支撑产业,要始终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动摇。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三农”这个最大国情始终如一的把握,对“三农”重要地位一以贯之的重视。
要像邓小平同志一样,始终注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
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说是农民的“命根子”丝毫不为过。四十多年前,我们顺应实践要求探索“大包干”,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到今天,仍然保持了当初所确立的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四十多年来我国土地承包大致经过了两轮:第一轮从1983年前后开始,各地区稍有所不同,到1997年止,承包期为15年。第一轮承包到期以后,大多数地方都在原承包地的基础上延长,进入了第二轮承包,承包期为30年。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地二轮承包即将到期,保持农民承包地基本稳定依然是未来政策的主基调。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随即,这项工作进入试点阶段,到今年已经确立了广西、湖南、安徽三个整省份试点,正在有序推进中。
要像邓小平同志一样,始终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邓小平同志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十多年前的浙江,一场名为“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的工程就深得其精髓。
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秉持着以农民为主体的理念,让“千万工程”犹如生命体一样自我进化、自我迭代,从之江大地不断生发、延伸、拓展,重塑了中国的万千乡村,成为当代中国“三农”史上的神来之笔。
什么才是最适合的?农民自己最知道。尊重基层和群众的探索,总结他们朴素的经验再加以提炼,虽然看上去慢、周期长,但从长远来看,试错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今年,党的历史上又一场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关键会议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推进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事业?
他曾经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而时至今日,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更是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与四十多年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今天学习和纪念邓小平同志,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恰恰相反,就是要学习他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时因势而变。
有的时候,要因内部需求之变而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揭示了人民需求与发展不足的矛盾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邓小平同志、传承改革精神,就表现在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发展目标、发展指向、发展标准上。
新时代以来,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推动动能转换;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更加注重乡村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让村庄更有内涵、更有韵味。这些转变和成就,将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事业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峰。
有的时候,要因外部环境之变而变。
与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时不同,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邓小平同志也告诫人们:“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守住底线、防患未然。“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向世界传递中国态度、贡献中国方案。
有的时候,还要因事物发展阶段之变而变。
以土地为例,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引入,我们在原有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两权”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实施“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重点是放活经营权,核心要义就是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
“三权分置”被认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接下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三权分置”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学习邓小平同志不能是静态的、片段式的,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是客观存在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必须是与时俱进的,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精髓。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
五
传承是最长久的缅怀,发展是最深沉的告慰。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对此,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说。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新篇章之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憧憬未来,说一声:你好,明天!
也让我们重温过去,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执笔: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