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十年|贯通高校科创关键“一公里”,上海做对了什么?

焦点好文 2024-09-03
- N +

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编者按】

十年追光,上海科创征途势如虹。

2024年,上海迎来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浦江创新论坛也来到第十七个年头。澎湃新闻近日获悉,2024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月7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论坛将设立长期主题“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并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作为年度主题。

从创新到未来再到开放,多年来,上海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在强化创新源头供给上下功夫,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

本篇“追光十年”,关注上海高校科创路上的两个关键“一公里”——“从0到1”的源头创新以及技术转移转化。

白浪 设计

十年追寻,剑指未来。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托举科研火炬,让上海成为一座理想腾飞之城。

长期以来,高校科创路,往往难在两个关键的“一公里”:源头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从0到1”的科学研究难突破;“最后一公里”缺少技术转移转化需要的专业服务和机制,科技成果难以真正走出象牙塔。

如何让上海高校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如何鼓励科研学者勇探无人之路?宽广的激励制度、细致的支持政策,正成为上海推动科技创新步履不停的催化剂,释放科研潜力,结出累累硕果。

科研“第一桶金”

4月10日,2024年度“交大2030”计划申报启动,共收到B类与C类项目申请372项,氛围火热尤胜往年。

在上海市科委的积极引导下,今年“交大2030”计划一如往常分三类开展支持。A类项目支持战略科学家及科技领军人才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交叉性的研究平台和重大项目;B类项目包括瞄准世界级的重大基础研究类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核心的关键技术攻关类,经费可高达500万元/项;C类项目主要支持35岁及以下科技人才开展前沿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副教授申涛,是一名“90后”青年科研人员,此前于2022年入选过首批交大“2030计划”C类项目,今年再次获得C类项目滚动支持,主要研究方向为惰性键的精准活化与重组、绿色有机合成、聚合物修饰与降解等。

申涛的研究成果于Nature期刊正式发表。

申涛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介绍,在课题组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2030计划”的经费曾为课题组“雪中送炭”,很快就一次性到账,这笔钱后来用于采买大型仪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申涛与学生进行课题讨论。

据上海交大方面介绍,自2022年自主设立以来,“交大2030” 计划关注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科研“第一桶金”向全校青年教师开放,每个人可以申请50万到500万元不等的经费资助,至今该计划已支持B类项目13项,C类30项。

今年,《“交大2030”计划管理办法》跟进出台,进一步细化立项评审流程,完善资助方式和评审要求。B类项目在原有单位择优、委员推荐的基础上,又增加个人自荐渠道。今年的滚动支撑机制也为新增变革,支持原创思想持续做大做强,共有4位“交大2030”计划2022年C类项目负责人得到二轮滚动支持。

持续不断的充裕经费,成为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投身长期颠覆性科研的“定心丸”。

据上海市科委介绍,近年来上海整体的创新投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10%左右;全市财政科技支出528.1亿元、增长36.7%,其中市级财政支出265.3亿元,基础研究支出占比达23.6%。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晓民常年躬耕基础研究一线,其研究课题为多孔材料的可控合成以及生物应用。背靠上海市科委的科研支持性政策,他于2023年获得由复旦大学与市科委的共同加持。

李晓民在进行自驱动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

“我们希望赋予药物载体主动性,让颗粒可前进、后退、转弯、加速、减速。通过可控的运动,让药物前往病灶部位富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为实现被动药物输运向主动药物输运的转变,李晓民的团队正在探索如何操控药物载体颗粒的受力,目前在开发各向异性不对称结构材料方面已小有成果。

第一代自驱动纳米药物载体模型图。

对李晓民而言,项目拨款堪称一场“及时雨”,经费帮助他快速解决了生物实验、原料获取、团队劳务开支等各方面的预算问题,也变相缓解了长期困扰研究者的非科研负担。

李晓民介绍称:“往常小型项目一般只有几十万的经费,得花大精力不断尽量多争取小项目,科研人员疲于写申请书、准备答辩。但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之后实现‘松绑’,大量流程性的非科研负担大大减少。”

走向原创科研无人区 

在李晓民眼中,研究的“可预测性”和“创新性”,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关系。

“过去,科研项目往往结题周期短、考核指标硬,颠覆性想法不敢写入申请书。但基础研究不是线性发展,如果所有结果都能预测到,可能研究意义也就没有那么大,迈出的步伐也就相对小很多。”李晓民如是说。

科研工作者的遗憾,也正是上海在基础研究领域努力破解的藩篱。近年来,上海高校的各项科研支持项目普遍放宽考核“紧箍咒”,弱化指标、鼓励试错。回归基础科学“无用之大用”,更多研究者高擎理想火炬勇探无人之路,攀上科学险峰。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物质与柔性结构力学和薄膜表界面力学,试图利用液晶高弹体的自发变形性质实现光帆薄膜表面曲率和形态的自主调控。

徐凡课题组研发手性拓扑智能软抓手。

据徐凡介绍,该项目灵感起源自物理学家霍金提出的“突破摄星”计划——研制一款带有光帆的微型飞行器,让飞行器进入太空并展开光帆,再用地球上发射的激光推动光帆,把它们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4.24光年外的半人马座α星。

这一带有不少科幻色彩的构想,却帮助他撬动了来自上海市科委与复旦大学的共同支持。“不设考核、宽容失败,不要求可量化的文章发表数量,开放的氛围鼓励更多科研人员种自己的树,而不是摘别人树上的果。”在徐凡看来,如此大胆的研究设想被认可,给他带来莫大的精神鼓励,让他得以将目光投向以光年计的遥远深空,迈入颠覆性探索的无人之境。2022年10月,徐凡课题组研发的一款褶皱形貌智能软抓手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该技术有望应用于清理太空中微小的垃圾颗粒,为航天器的运行降低安全隐患。

与之相似,“交大2030”计划也具有不限研究方向、不设考核标准的特点,力争推动未来三到十年取得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与突破。轻装上阵的研究者大展身手,反而更易碰撞出创新火花。

在“交大2030”计划的支持之下,2023年申涛的相关科研成果“Electrophotocatalytic Oxygenation of Multiple Adjacent C–H Bonds”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发,申涛为第一作者。该工作实现了廉价大宗的石油化工原料,如芳基烷烃、胺、酸、醇、酯的高附加值新转化,为石油化工资源分子的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带来新的变革。在此基础上,申涛团队持续聚焦廉价大宗烷烃的直接高价值多官能团化,初步实现了环烷烃等基础化合物的直接多官能团化反应高效制备氨基糖。

“这一课题此前国际上从未有人完成过。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攻关难题、放缓脚步,而不是跟随国际热点。做到开天辟地第一人,这是我们非常引以为豪的事情,也是‘交大2030计划’给我们带来的收益。”申涛表示。

走过“从0到1”的无人区,如今获得今年“交大2030计划”C类项目滚动支持的申涛,将继续释放科学研究“从1到N”的无限潜力。“我们会继续争取提高转化效率,并探索向公斤级、吨级等更大规模的转化。此外,除了‘油变糖’,也会尝试更多类型的高附加值产物的合成,比如将聚烯烃的废弃塑料和二氧化碳反应,转变为多羧基化的新材料,或让废弃塑料降解变得更容易,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申涛希望,未来将其从实验室推向更广阔场景,让基础科学真正惠及更多人。

“近年来,我们能感受到上海支持高校掌握充分的科研自主权,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减少申报流程,提供稳定经费,为科学梦想提供了自由舞台。”上海交大科研院相关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高校和科研学者得以充分聚焦“好奇心”,离不开近年来上海市下放科研自主权、优化创新生态的高赋能机制。2023年上海市科委发布实施“放权松绑18条”,包括扩大高校院所科研活动自主权、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优化科研管理等多方面,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放权松绑力度。如今,“放权赋能”的宽容环境带来环环相扣的连锁传导反应,成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敢”的密码,也让原创思想更易“冒出来”。

跨越成果转化之谷 

2023年底,上海渺知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企业的“新型电磁成像精密检测传感器系统”项目成功斩获大飞机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并正式与中国商飞签约,参与国家重大技术专项。渺知科技的创始人正是上海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员叶朝锋。

叶朝锋实现从实验室到“创业公司”经历的无缝衔接,得益于上海科技大学鼓励教授创业的政策引擎。自2017年从海外归国,叶朝锋在上海科技大学和市科委等的经费支持下建造起全新的精密传感与智能检测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在其创业初期提供孵化器,公司招的人可以直接在学校里办公,用学校的食堂、房间、设备等。上海科技大学也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构建专利运营和科技成果转化早期融资的“双平台”。通过专利独占许可的形式,深度推动在校师生创业融资,形成了学校专利技术商业化的企业集群。

长期以来,学术与产业之间的转化并非易事。二者如同被一条峡谷分隔的大山,大量从学术中诞生的技术搁浅在向产业进军的“山谷”,难以从象牙塔里真正迈出。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一跃,离不开高校政策的托举力量。

据上海交大方面介绍,为破除科研人员“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的诸多问题,学校制定了新时期成果转化的“1+5+20”政策文件体系,清除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障碍;协同多部门建立成果转化“一门式”服务系统;率先在全国高校建立一支由体制内外混编的高校成果转化专员队伍,为学校教师开展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首问制服务。

上海交大首创的“成果转化完成人实施”模式,更让教师成为自己科研成果的“掌舵人”,将科研成果所有权赋予给科研团队,通过“赋权+完成人实施”新途径,解除制度束缚,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走出实验室的高墙,科研成果正释放更磅礴的能量。在上海交大“成果转化完成人”政策支持下诞生的“术锐®机器人”,作为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数百例手术,成功率高达100%,成为了医疗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

今年3月,一款运用李晓民团队多孔材料技术的化妆品产品也已上市售卖,利用多孔材料可以实现油/水的可控吸附、活性的物质保护、功效成分的缓/控释等。这让他欣喜地感受到科研成果真正开始触达并惠及群众。

“复旦各部门积极承担‘中间者’角色,将有技术需求的企业链接到学校,串联起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合作。科管部门也会从专业角度帮助进行分析、保护教授权益,注重科技人员的职务发明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李晓民向记者表示,“期待未来将多孔材料这一基础材料应用到日化、口服药物、农药化肥等更多交叉领域中,我们现在也正在打开视野、怀抱开放心态。”

近年来,复旦大学致力于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先后出台《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贯通的科创全链条让科研成果转化开启加速跑。

溯源而上,高校积极采取政策引导的背后,是上海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决心。

2021年开始,上海市科委联合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实施“探索者计划”,由企业出题、阅卷,推动形成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搭建更有效的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同年又发布《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 年)》,提出建立科技成果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技术转移运营机构建设 。2023年8月,上海再发《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纳入试点。改革试点围绕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运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合规保障3个方面,包括7项改革试点任务、1项保障任务。配套出台的《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上海市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引》,回答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需要“尽什么职”“免什么责”“如何免责”等问题。

如今,上海高校政策融汇于上海科研的热土,基础研究于无人区更进一步,科技成果应用体量不断提升,实验室中的成果加速落地开花,成就真正的新质生产力。

站在十年节点,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风起远航。从宏观布局到细处打磨,科创的种子更易生根发芽,提炼科技的果实更为顺畅。深深根植的科创基因将持续赋予科研人员地利之先,让科创故事讲深讲实,迈向全球影响力高地。

白浪 设计

标签:

华亦到家推荐阅读:

点击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