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据“上海油画雕塑院”微信公众号9月2日消息,著名雕塑家、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卢琪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9月1日上午10时14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卢琪辉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油画雕塑院”微信公众号 图
卢琪辉,著名雕塑家,一级美术师,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
1936年6月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前身,今中国美术学院)。1953年参与中苏友好大厦雕塑工作。1957年进入中国雕塑工厂华东工作队。1961年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1965年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今上海油画雕塑院)。2024年9月1日上午于上海逝世。
据“上海油画雕塑院”微信公众号介绍,卢琪辉代表性作品有:《采茶女》《插秧》(获“上海第七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罢工》(合作)、《包身工》《轧钢工人》《赤卫队的胜利》《蒙古姑娘》《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半身像》《洗》《高原晨曦》《高原情》《牧驼人》《鹰之舞》(获“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创作奖)等;纪念性作品有《中国古代画家——八大山人像》《巴尔扎克纪念碑》《花鸟画大师——吴昌硕像》《画家——王个簃像》《刘开渠百年祭》等;大型永久性陈列作品有《解放一江山岛纪念碑雕塑》“陆军”形象(合作)、全国工业展览馆序厅男女工人像(入选设计稿,集体放大)、《毛主席纪念堂南门雕塑群像》(集体创作)、《舢板》(置于上海八万人体育馆)、《神笔马良》(置于浦江县儿童公园)等。
1950年代,《海陆空群像》(伍时伟、卢琪辉合作),卢琪辉创作中
1967年,方增先与卢琪辉全家合影
1986年,卢琪辉在甘南
卢琪辉作品
《插秧》 石膏 30×20×90cm 1956
卢琪辉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使作品展现出坚韧不拔的面貌,一种努力追寻的和谐之美。她的作品多来自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并具有传统的中国之美,看起来深沉而有内涵。《插秧》是她的早期作品,曾展出于“上海第七届青年美术作品展”,是其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显示了浓烈的生活情趣和诗意的本质。
《高原晨曦》 铜 38×45×67cm 1985
1987年左右,《高原晨曦》翻铜,卢琪辉后期加工
《高原晨曦》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卢琪辉和她的先生方增先一起采风后的创作,表现的是一名女子躬身背着水桶、大步向前的情景。艺术家以圆锥状的构图,借助藏袍螺旋上升的体块传递着一股向上升腾的力量。除了面部,作品对于细节并不多设笔墨,体面处理追求大的构成组合,但以丰富的肌理很好地传达出藏族生活淳朴、粗犷的特点。雕塑的体块结构非常活跃,这不是理性思维抽象的结果,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它充分显示了艺术家创作时即兴的感觉。
《中国古代画家——八大山人》 铜 高90cm 1985
《八大山人》是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认识、诠释和理解;结合运用娴熟的西洋雕塑技法,以体、线、面揉合在三维空间中的起、承、转、合,使作品自然地散发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意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八大山人“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抱恨为僧,隐居山林的沉重心情和亮节性格。
《牧驼人》 木 高60cm 1983
1980年代,卢琪辉与牧驼人合影
《牧驼人》的创作是受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敕勒歌》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启迪。艺术家在一块边长六十厘米正方体的厚重木桩上,利索地切削出了一位风尘仆仆的牧民形象,刀法坚定又富于变化,表达了牧人的开朗、乐观、朴实而充满活力。
《母亲》铜 39×32×55cm 1995
《母亲》是卢琪辉1990年代的创作,延续了艺术家写实的风格。卢琪辉的雕塑创作大多保留泥稿造型时的手感痕迹,因为它是艺术家创作时自己的感觉情绪和雕塑材质充分碰撞交流留下的,能够极其敏锐地体现艺术家即时的情绪和感受。这些变化丰富,不事修饰的塑痕也成为卢琪辉雕塑语言显著的特征。《母亲》的原型来自卢琪辉孩子的奶妈,一位勤劳朴实的江南农村妇女。“母亲”头裹毛巾,典型的江南农村老妇的装扮。老人双眉微皱,目光略下垂,面部松弛柔和,神色从容平静,缄默的双唇微闭,雕塑呈现一种慈爱温和的情绪。整体造型较为圆浑、温厚,敦实。丰富的塑痕自然生动,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老人肌肤松弛的质感,暗示了老人饱经风霜的生活阅历。
《毛主席纪念堂雕塑——保卫祖国》仿花岗石 900×400×1200cm 1977,王志强、卢琪辉参加制作
《鲁迅像》 玻璃钢 高150cm 1980
《蒙古姑娘》 白色大理石 1977
《高原情》 锻铜 高120cm 1988
《神笔马良》 锻铜 高320cm 1990
《巴尔扎克》 铜 高150cm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