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华:城乡融合发展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丨改革开放进行时⑧

焦点好文 2024-09-10
- N +

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21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推出系列短视频“改革开放进行时——社科专家带你读懂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权威专家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其中,着重讲解全会《决定》里新提出、有变化和反复强调的内容,并结合上海的制度性经验、示范性案例和标志性场景加以系统阐释。今天推出第八集。

第八集:城乡融合发展要把握三个关键词

主讲嘉宾:张锦华(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讲席教授)

【“要一头抓‘城’,一头抓‘乡’, 把‘城’和‘乡’放在一张图上,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战略谋划和统筹布局。”】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把城乡融合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当中,您怎样理解?

张锦华:对城乡融合发展,基本逻辑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前提在“城”

第一个关键词是前提在“城”。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而且需要城市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决定》提出从三个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个方面是优化布局,要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特大镇分类发展的新体制。第三个方面,也是最大亮点,明确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也就是说,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由户籍地全面转向居住地。

落脚在“乡”

第二个关键词是落脚在“乡”。我国当前国土面积90%是农村,有近6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要一头抓“城”,一头抓“乡”,双轮驱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首先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其次要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形成新的经营方式。第三要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立体化的政策制度,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常态化的防止返贫致贫机制。

关键在“融合”

第三个关键在“融合”。要把“城”和“乡”放在一张图上,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战略谋划和统筹布局。这意味着城乡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市县乡村之间的产业是协同的,有梯度分布的,除了功能的融合、产业的融合,还要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规划,是全面的融合。融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一个是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个重中之重,全面推动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畅通流动。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亮点

第一个亮点,也是最大亮点,就是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要保障进城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社会各界都期待的,可以释放巨大城市化红利,但也面临着如何公平合理分担市民化的成本,如何有序引导人口流动的挑战。特别是对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来说,如何应对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二个亮点,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在当前复杂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释放土地红利,这里涉及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城乡土地如何释放出来,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上海在松江已经开始试点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此外,要建设二级市场,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二是如何用好土地,土地配置要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衔接、同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特别是同常住人口分布相适应。如果真正落地的话,可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

《决定》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体制机制上的路径与方向。接下来将有一些实施的细则,让这些好的战略、好的政策,真正落地。

标签:

华亦到家推荐阅读:

点击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