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凌医药拟发股偿债,医药销售代理公司们都在忙转型

焦点好文 2024-10-11
- N +

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0月10日,昔日国内四大CSO(医药合同销售)公司之一的泰凌医药在停牌数日后复牌交易。同时,公司发布两份公告。

其一为宣布公司正考虑根据特别授权向四名债权人(认购人)发行若干新股份,其中两名债权人为公司主要股东。该可能认购事项是为将公司结欠认购人的现有贷款未偿还本金及利息资本化。

此前,泰凌医药全资子公司苏州第壹制药破产重整,泰凌医药可能需要偿还剩余未付结余。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确认约1.7亿元的财务担保合约。同时,公司期末现金仅579.10万元,负债对资产比率高达150%。

其二是关于此前终止收购的补充公告。2022年6月,泰凌医药曾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bcentra LLC合作,获得后者Orticumab单抗在中国及东南亚等国的商业化独家永久许可。为此,泰凌医药还按0.20港元/股的价格向顾问配发及发行了4.73亿股代价股份。

不过,这一收购最终并未完成。2024年7月,泰凌医药宣布终止交易。

据本次补充公告,泰凌医药表示,公司已在可能提前终止的情况下,就代价股份采取了适当保障公司权益的措施,包括代价股份被设定了两个共24个月的禁售期。

此外,公司已与顾问达成未来三年的合作协议,且无须另付代价。后者将继续在全球调研创新骨科医疗器械及药物,以加强泰凌医药的骨科产品线。

10月10日,泰凌医药收盘价0.47港元/股,涨17.50%,当下市值仅1.24亿港元。

实际上,前述两份最新公告都指向了该公司的转型自救。

泰凌医药成立于1995年,2011年在港股上市。最初,这家公司的定位是做跨国药企(MNC)在国内的进口和分销代理商,也就是帮其他药企卖药。

例如,其为葛兰素史克(GSK)将疫苗产品分销至全国430多家疾控中心,一度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疫苗供应服务商。

不过此后,进口疫苗准入政策收紧,公司逐渐将重心转移到热门处方药上,接连在肿瘤、神经、呼吸、消化等领域“扫货”。

这其中,既有收购药厂拿下的自有品种,如苏州第壹制药的精神分裂症用药舒思、湖南科兴继蒙制药的丙肝中药松栀丸;也有代理产品,如2011年牵手复旦张江,获得肿瘤药里葆多(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的代理权。

到2015年,泰凌医药已走出进口疫苗阴影,实现8769万元净利润,与康哲药业、亿腾医药、中国先锋医药并称为“国内四大CSO”。

加上MNC在专利悬崖面前剥离资产、聚焦创新,这些积累起营销经验和资本的CSO公司们也纷纷成为前者到期原研药的接盘者。

2016年2月,康哲豪掷5亿美元,买下阿斯利康波依定在国内20年的独家商业化权利,以及依姆多除美国外的全球权益,此后借前者大幅拉升业绩。

3个月后,泰凌医药以1.45亿美元,获得诺华的密盖息注射剂、密盖息喷剂在中国等多地的权益,并由此进入骨科用药领域。同年,亿腾也出手拿下礼来的两款王牌抗感染药稳可信、希刻劳的推广、分销权。

不过,活在流通环节的CSO公司们没有获得政策层面的眷顾。自2017年开始,两票制、带量集采、税务稽查等行业政策、监管手段先后落地,极大限制了CSO公司的盈利空间。

2017年上半年,泰凌医药的代理产品亏超4000万元。当年12月,公司与合作了6年的复旦张江提前分手,不再代理里葆多。而此前1个月,泰凌医药因在药品推广销售过程中进行商业贿赂,被上海工商总局开具1160万元罚单。

康哲、亿腾同样接连淡出代理业务,转向自有产品销售。但问题是,同期本土药企开始发展壮大,加上医保、集采等控费手段,CSO公司们买下的“大品种”也不再好卖。

2019年上半年,泰凌医药的自有产品同样遭遇滑铁卢,密盖息、舒思的收入分别同比减少40%、25%。癌症用药喜滴克收入更是从3430万元直降到35万元。曾在2016年战投泰凌的交大昂立还因此止盈为亏、连亏两年。

同样从2017年起,康哲药业也停下了超20%的年营收增速、约30%的归母净利润增速。

由此,CSO公司们不得不转型。到2023年,泰凌医药完成了持续3年的业务重组,围绕骨科设立了药品、跨国电子健康、医疗器械、医疗数字四个平台。公司称,未来三年骨健康业务销售收入将超3亿元。

这期间,康哲药业也在布局创新药,同时进入不依赖医保、消费属性更强的医美领域,并与君联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康联达,出海东南亚谋求市场。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泰凌医药营收分别为0、736.6万元、3129.7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0.5万元、-1.43亿元、66.1万元。

同期,康哲药业营收则分别为91.50亿元、80.13亿元、36.11亿元,分别同比变动9.75%、-12.43%、-21.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9亿元、24.01亿元、9.1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8.01%、-26.33%、-52.61%。

此外,2024年10月,亿腾医药在四次赴港IPO失败后,选择与港股18A公司嘉和生物合并,进入二级市场。

而如今,各家公司的前路如何,还未可知。

标签:
点击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