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上千年,滕王阁靠什么

焦点好文 2024-10-14
- N +

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滕王阁

若问中国最知名的楼阁在哪里?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滕王阁。千百年来,滕王阁连同那篇流芳千载的《滕王阁序》一起,成为了中国人共同的美学象征和文化记忆。‌

滕王阁不仅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它还是当前文旅界的“顶流”。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滕王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105.2万人次。不久前迈点研究院公布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滕王阁强势登榜并位居江西榜首。

这座规模不大的江南名楼火了上千年,直到今日依旧是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人们不禁要问,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典雅的滕王阁与繁华的都市交相辉映。

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滕王阁的建筑之美

滕王阁原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弟弟滕王李元婴所建。李元婴初封于山东滕州,故称为滕王,后转任多地,他先后在滕州、南昌、阆中兴建了三处滕王阁。南昌的滕王阁始建于公元653年,作为滕王歌舞游乐之所。

公元675年重阳节,王勃登阁赋诗,写下《滕王阁序》,使得滕王阁名贯古今。历史上,滕王阁先后重建29次。1926年10月,滕王阁毁于战火,仅存“滕王阁”青石匾一块。抗战时期,滕王阁旧址成为日军养马场,古阁之迹荡然无存。

1942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得知南昌“天籁阁”藏有一幅宋代宫廷画作《滕王阁图》,便与弟子莫宗江来到南昌,以《滕王阁图》为蓝本,完成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编印了《滕王阁考初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政府将重建滕王阁列入1958年全省国民经济计划,为此致函梁思成先生,梁思成复信:“滕王阁原是建在城墙上的,因此重建时也应为它建一个高约十公尺的高台,以代原来的城墙。”

由于历史原因,重建滕王阁一再滞延。直到1983年3月,南昌市政府决定重建滕王阁,此后历时4年,直到1989年10月8日,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终于落成。这一天,距王勃写下《滕王阁序》已过去1314年。

今天,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滕王阁是一片仿宋式建筑群,主体建筑是高51.5米的主阁,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南北两侧建有压江亭、挹翠亭,隔江远眺,两亭与主阁呈“山”字形。

滕王阁复制了木质建筑的斗拱结构,屋顶为歇山式大重檐,大量采用龙凤雕饰的飞檐、抱厦、腰檐、栏杆等中国古建筑形制,气魄宏伟,清雅飘逸。

每当夜幕降临,赣江两岸华灯初上,滕王阁流光溢彩,蔚为大观。在高楼大厦间和万家灯火中,射灯映照着飞阁流丹、绿瓦红墙,滕王阁宛如沧海明珠,绝世而独立。

大型实景演出《寻梦滕王阁》。 

不废江河万古流:《滕王阁序》的文学之美

公元675年,诗人王勃登临滕王阁,写下文辞绝美的《滕王阁序》,让这座江南名楼从此名满天下。尽管后来滕王阁屡屡毁于水火,但这座古阁的重建再也没有停下。

关于王勃与滕王阁的缘分,还要从诗人的生平遭遇讲起。王勃年少成名,六岁诗文初显,九岁著《指瑕》十卷,十五岁献《乾元殿颂》,被唐高宗视为“奇才”,十六岁应试及第,授朝散郎。青年时代的王勃可谓鲜衣怒马、意气风发。

但是此后,王勃的命运迎来了过山车式起伏。年仅17岁的他因一篇《檄英王鸡》触怒唐高宗,被逐出长安,贬到虢州任参军,又因擅杀官奴罹获死罪,后幸逢天下大赦。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受其连累被贬为交趾令。

13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途经南昌,恰逢滕王阁重修竣工,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躬逢胜饯”,挥毫写下《滕王阁序》,成为中国文学史的名场面。

《滕王阁序》即席而作,但并不是一篇简单的应景之作。正所谓“文为心声”,曾经的王勃年少轻狂,后死里逃生,站高阁之上,他思绪万千,笔走龙蛇,一篇千古奇文就此诞生。

那时的王勃,身无长物,心如飘萍,不是吃穿不愁的世家子弟,也不是鲜衣怒马的长安少年。他领教过皇帝的雷霆之怒,见识过王侯的纸醉金迷,更有生死一念的痛苦煎熬。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王勃不由得兴尽悲来。

从长安到洪州,“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上衮衮诸公,“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曾经是朝廷最年轻的官员,可现在却看不到半点希望,“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不禁生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

文章如仅此而已,那就不是少年天才的手笔了。发完牢骚,王勃笔锋一转,由悲转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天才少年没有自甘堕落,虽身处低谷依旧昂扬奋发。一篇《滕王阁序》,一波三折,让人品味无穷,堪称千古绝唱。

王勃在滕王阁临风吟诵,继续南下,后在途中不幸溺水而亡,天才的故事戛然而止。公元676年,把王勃赶出长安的唐高宗读到了《滕王阁序》,感叹道,此人真是有才,让他回朝廷吧。身边的老太监告诉皇帝,王勃已坠海身亡。唐高宗听闻不禁怅然若失。

年轻的王勃提笔成篇,造就了这篇“盛唐气象”的先锋,杜甫评价其“不废江河万古流”。《滕王阁序》文体虽袭六朝遗风,境界却超然胜之。由此开始,中国文学视野日渐开阔,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走向山川边塞。

夕阳中的滕王阁。

流沙无意却成洲:滕王阁与一座城

在最失意的时刻,王勃在滕王阁临风吟诵,用文字营造了一座新的滕王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在跌宕起伏的历史大潮中,滕王阁乱世则废,盛世则兴,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南昌有句民谣: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指的就是滕王阁,它是南昌城繁荣昌盛的象征。千百年来,滕王阁弦歌不绝,历代诗人在这里结社赋诗,他们登阁远眺所描绘的远阔山河、万家灯火。不经意间,滕王阁已由歌舞之所变成一个文化地标,成为城市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1989年重建以后,滕王阁景区先后进行了两次扩建。扩建后的滕王阁景区错落有致,建筑群呈院落式布局,遍布水榭亭台,涵盖了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包括章江门、滕王台、赣风堂、临江轩等,一步一景,景景不同。

但受道路等基础设施限制,过去,滕王阁旅游区江岸空间长期不对外开放,这座历史名楼似乎总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市民游客临江却不见江,成为全城百姓的一大遗憾。

千年名楼,创新求变。去年起,一场滕王阁旅游区北扩工程悄然拉开序幕。这项工程位于滕王阁景区北侧,西临赣江,总面积12.5公顷。今年立春,“闭园”多年的滕王阁北园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今,市民游客经由北园可直达赣江水岸,尽览“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北园免费开放后,北扩工程景观廊、景观亭、大士院人行天桥也即将投入使用。不久,赣江东岸将全面贯通,随着“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成为现实,最好的赣江岸线和历史文化景观也将真正回归市民和游客。

南昌以前瞻性的视野、长远的眼光把握产业规律、布局文旅赛道、开拓新增长点,主动缩小滕王阁旅游区收费范围,扩大免费开放区域,这座千年古阁由此迎来“换装升级”。

此番升级的不仅是基础设施,还有空间的优化和服务的重塑。南昌合理规划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通过整合八一大桥、半步街、大士院等周边区域,串联起新的城市风景线,打造一条城市精品漫行线路,为游客带来更加极致的旅游体验。

如今,漫步滕王阁景区,阁楼的古朴典雅与都市的时尚繁华交相辉映。登临滕王阁眺望赣江悠悠碧水,走进大士院品尝地道街边美食,登上八一大桥打卡最美城市天际线,在古与今的跨时空对话中,人们尽情感受惊艳的城市美学、厚重的历史纹路和无限的发展活力。

沧海浮云间,诗韵传千年。悠悠时光里,这座千古名楼、这个文化地标、这方城市会客厅与一江水、一座城的故事,饱蘸时代浓墨,走笔进入更加精彩的篇章。

原标题《火了上千年,滕王阁靠什么》

标签:

华亦到家推荐阅读:

点击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