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10月28日,三只松鼠(SZ:300783)通过公告宣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一件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合计投资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收购湖南爱零食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已来(天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致养食品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
其中,上述三家公司的投资金额分别在2亿元、0.6亿元、1亿元。本次交易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案尚需进一步协商确定。
这笔投资背后,显现了三只松鼠希望加码线下实体业态的野心。
湖南爱零食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成立,主要从事新型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在湖南、湖北等区域的扩张,2023年8月,爱零食还控股了成都本地连锁零食品牌“恐龙和泰迪”, 9月,全资收购贵州量贩零食品牌“胡卫红”,10月又控股陕西品牌“零食泡泡”,并喊出了3年打造3000家门店的目标。
根据爱零食小红书官方账号今年9月披露的数字,目前爱零食在全国拥有超过1800家门店,今年还新增了便利店业态。
此前,三只松鼠曾涉足实体店,包括直营的松鼠投食店、加盟的联名店等店型,去年8月,三只松鼠开始将自有品牌社区零食店将作为新门店模型进行规模化扩张,不过这些动作的扩张效果尚未显现,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线下拥有国民零食店209家,原有店型116家。
收购接近2000家门店的爱零食门店,或许能让三只松鼠通过捷径跑通零食店这一业态。
三只松鼠本次收购的另一个实体业态为“爱折扣”, 其主体公司为未来已来(天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山西区域招募加盟者,根据其官方公众号介绍,爱折扣拥有临期行业华北第一实体批发仓库,据联商网发布的《2023年度折扣连锁TOP20》榜单,爱折扣的门店数量在80家。
而三只松鼠投资1亿元收购的“致养食品”,实际上,在今年夏天就与三只松鼠有紧密联动。
今年7月,三只松鼠与合作方甄养共同宣布,通过植物蛋白坚果乳品类并借此进入乳饮赛道,并在线下推出三只松鼠甄养坚果饮品,对标六个核桃、承德露露等产品。而甄养的主体公司是安徽致养食品有限公司,天眼查资料显示,甄养是该公司2018年注册的品牌商标,这家公司是安徽芜湖从事饮料、精致茶制造的公司,本次收购后,双方合作就超越单纯的代工厂与委托方的关系了。
除了收购三个线下渠道类公司,三只松鼠还通过公告披露了投资1亿元孵化超大腕、蜻蜓教练、东方颜究生、巧可果等新子品牌的计划。
与此同时,三只松鼠公告也披露了其在供应链端的投资布局,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合计投资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进一步完善华东零食产业园(芜湖)、北区供应链集约基地(天津)、西南供应链集约基地(简阳)等的建设。其中华东零食产业园整体规划建设七大工厂、共计17条产线,目前已全资成立安徽一号蛋食品有限公司,并联合供应商共同投资并控股安徽松鼠农动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松鼠金麦食品有限公司等,通过供应链模式创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产品快速匹配及供应链降本增效。
上述动作密集而激进,而三只松鼠此前经历了业绩滑坡,2023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约71.15亿元,同比下滑2.45%,这是这家公司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四年营收下滑。
为了重回增长轨道,三只松鼠在两年前通过高端性价比战略对产品进行了升级,这套机制通过从供应链到内部组织架构上实现降本增效,由此保证品质基础上做到较低价。不久前的8月,三只松鼠召开了经销商大会,会上发布105款适配新品,价格大多集中在1元到9.9元,覆盖坚果、炒货、果干、烘焙、肉食、糖巧、素食各大品类。
在渠道方面,三只松鼠在上半年财报中提到,实现“D+N”(D指短视频)全渠道协同打法,聚焦分销105款日销品打造并完成首轮铺市,市场反响良好。上半年三只松鼠以抖音、天猫系、京东系等为主的第三方电商平台营业收入40.90亿元。其中,抖音平台营收为12.24亿元,同比增长180.73%;此外天猫、京东分别实现收入10.83亿元、7.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32%、20.33%。
相比之下,线下收入不足10亿元,想要完成“2026年营收达到200亿元”的营收目标,线下扩张是三只松鼠必须完成的路径。
今年5月,三只松鼠宣布将会推出一整套全新店型发力线下,新店型包括120-150平的旗舰店、80-100平的标准店、50-100平的Mall店,以及15-30平的档口店,并提出了“0加盟费0装修费0铺货费”的诱人口号。
三只松鼠在半年报中披露过其加码线下的原因,根据欧睿国际2023年数据测算,线下渠道占据休闲食品流通份额的82.6%,仍是中国休闲食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在发布收购事项的同时,三只松鼠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该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71.69亿元,同比增长56.46%,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01.15%,净利润增长水平为最近三年来最高,且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