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国”字头平台,江西再下一城。11月27日上午,国家级贵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仪式在“铜都”鹰潭贵溪市举行。
一个月前的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复函,江西贵溪经济开发区由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江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达11个,位居全国第五。
11月27日,国家级贵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 贵溪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从省级到国家级,不只是简单的名号之变,更意味着管理权限、政策力度和发展空间的全面提升。而国家级开发区的多少,历来都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体现。
以2000年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晋级国家级为起点,短短20多年时间,江西形成了由11家国家级经开区、9家国家高新区及80多家省级开发区构成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园区平台。
这些开发区,既是江西全省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创业的主平台,也是各大地市数一数二的经济、工业和外贸重镇,肩负起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开发区有多重要?给江西带来了什么?
01
国家级经开区,江西何以跻身全国前五?
随着新一批国家级经开区获批,全国国家级经开区数量从229家增至233家,遍布内地31个省份,江西以11家的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二,仅次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
不只是数量之多,江西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实力均位居前列。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在江西参与评选的10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共有5家进入全国前100强,整体位居全国中上游、中部地区前列。
江西为何能拿下如此之多的国家级经开区?
早在本世纪初,江西就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发展思路,提出“坚持依托园区办工业,努力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的整体理念,在全省多个地市设立了一批开发区。
经过多年培育,这些开发区部分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发区,部分摇身一变为国家级高新区,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规模效益、集聚效应得到充分体现。
正因为布局广泛,江西的国家级经济开区并未集中于一城一地。梳理全国233个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区域分布,与部分城市集中于重点城市不同,江西分布于省内多个地市,每一个经开区都有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特色的支柱产业,不仅布局相对均衡,且形成错位竞争、互补发展之势,在不同地区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
国家级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省商务厅 供图
究其原因,江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全国唯一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闽三角毗邻的省份,本身就具有“四面逢源”的发展优势。同时,外有中西部产业大转移、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机遇,内有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探索契机,加上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中部崛起、国家腹地建设等众多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优势,江西在中部乃至全国都有着突出的重要性,能拿下众多国家级平台并不令人意外。
同时,江西是我国重要的有色资源大省和工业大省,锂电、铜、稀土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形成了以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更造就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区域发展格局,省会、省域副中心城市、其他地级市齐头并进,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乃至多个独当一面的产业,不乏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影响力。
南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汽车,赣州的电子及稀土产业,九江的石化产业,宜春的锂电新能源、上饶的有色金属等产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最近升格国家级的贵溪经开区则以铜、铝产业为主,铜产品全球覆盖率已超过80%,首位产业集聚度高达96.67%,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更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国家级经开区最多的地市不是省会南昌,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赣州坐拥赣州经开区、龙南经开区、瑞金经开区及赣州高新区四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密度之高足以与诸多省会城市相提并论。
这背后或许不乏国家对革命老区振兴的政策惠及因素,但与各自的区位优势、产业实力紧密关联,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锂电稀土等资源富集的产业优势、百亿级产业迅速崛起的发展优势,才是更重要的支撑所在。
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广泛布局,既避免了开发区普遍存在的“千区一面”的老问题,又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产业结构同质化、重复建设乃至非合作博弈的弊端。
02
开发区强,江西综合实力强;开发区优,江西发展质量优。
作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探索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
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共有23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7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超过160个综合保税区。其中,有着40年历史的国家级经开区,以千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接近四分之一的外贸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额。
正因为这些特性的存在,不久前在天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级经开区再被赋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的重任。
全国如此,对于深居中部腹地却又肩负起内陆双向开放探索重任的江西更是如此。
贵溪经济开发区。 江西省商务厅 供图
据统计,加上刚获批的贵溪经开区,江西全省11家国家级经开区,以不到800平方公里的面积,创造了全省九分之一左右的GDP总量、五分之一强的工业营业收入,更是创下了1/3左右的外贸进出口、1/4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堪称全省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创业的主平台。
如果加上国家级高新区及各类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更是撑起了江西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着独一无二、难以替代的重要性。
过去几年,开发区一直都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之一。去年全年,江西开发区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9.7%,而全省同比增速为5.3%。今年以来,江西开发区工业加速向上,上半年全省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
国家级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省商务厅 供图
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最具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具行业竞争力的高新产业集群、最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几乎都云集于开发区内。
如果说过去开发区主要凭借相对特殊的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担起吸引工业企业集聚、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引领招商引资的重任,那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深化,加上全球地缘格局、经贸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以及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加速,开发区则要在营商环境改革、科技产业创新、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更深层次勇挑大梁。
正如江西省有关负责人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会上所强调的,坚持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方向,强化开发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的统筹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导园区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人才、资金等先进生产要素在开发区自由高效流动。
产业结构的变化,最能说明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江西开发区成立初期,还以冶金、建材、化学原料、纺织、石油、煤炭、食品等传统资源性工业为主导;但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批量崛起,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产业含“新”量、含“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江西制造业“1269”行动计划的主阵地。
地位有多重要,发展能级有多高,责任就有多重。以经开区、高新区为代表的各类开发区,既是江西过去经济能保持高增长和强大发展韧性的关键,也是未来继续突围乃至全国不断进位的关键。
03
“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
过去40多年来,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但高峰时期全国涌现出近7000个各类开发区,经过多轮清理整顿之后保持在2000多个的水平,但个别开发区仍然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投资效益不高、债务隐患等问题。
因此,推动健全开发区管理体制、强化开发区基础管理、优化开发区区域布局、完善开发区功能定位、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就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重点。在这方面,江西开发区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去年9月,江西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开发区主责主业不够聚焦、动力活力不足、要素支撑不够有力等突出问题,开展新一轮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这一轮改革的核心在于刀刃向内,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大幅压缩管理层级、严控领导职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此,江西大刀阔斧清理整合了一批“小、散、弱”开发区管理机构,撤并整合一批开发区管理机构。目前,全省开发区管理机构由251个减少至149个,同时明确开发区内设机构以下不设二级内设机构,目前已撤销二级内设机构200余个。
要知道,开发区的优势就在于能“闯”敢“干”,能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能快速应对各种超预期事件的冲击,叠床架屋式的管理机制显然不合时宜,机构精干、扁平管理、精简高效的治理体系是题中之义。
同时,面对开发区与行政区交叉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的现状,江西积极推动“区政合一”治理模式,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有效理清了开发区、行政区的功能定位。
众所周知,开发区属于经济功能区,并非一级行政区划,以经济、工业、外贸发展为主,没有相应的民生、社会管理功能。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利于激发开发区“拼经济”的探索动力,但随着城镇化突飞猛进,产城之间开始深度融合,开发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亟待梳理规范。
面对这一问题,江西积极推进开发区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改革。部分国家级经开区采取“区政合一”模式,依托所在行政区承担社会管理事务;部分省级开发区明确不承担社会管理事务,明确将民政、残联、信访、司法、人民武装等社会管理事务予以剥离。
与此同时,针对开发区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改革任务,江西探索“管委会+公司”的新型管理模式,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开发运营管理体制。根据这一模式,管委会负责开发区发展规划、招商政策制定、企业服务以及政策落实等工作,公司负责园区建设、运营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
这一管理模式之变,也为后续的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变革奠定基础。随着建设统一大市场成为重大战略部署,加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各地的招商引资,正在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
面对这一新变化,过去以官方机构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迎来转折点,而以平台公司为主力的市场化招商新模式正在兴起,营商环境则是未来决定各地招商引资成效的关键一环,开发区在这两方面无疑都有着领跑优势。
江西最新印发的《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明确提出,深化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机制创新,强化开发区建设运营公司的招商职责,构建“政府+招商公司+第三方专业机构”联合招商体系。
可以说,江西开发区正以体制机制改革重塑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以营商环境优化再造招商引力,向“新”而行,向“质”而进,发挥经济发展主阵地、改革开放试验田、创新转型驱动器的积极作用。
海报设计:祝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