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要成为大满贯正式赛事,需要满足超过100项指标,显然挑战是非常大的。我暂时没办法给出具体的评估,但目前我所看到的一切让我印象深刻。”
在2024上海马拉松结束后半小时,雅培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运营总监丽莎·汤普森出现在了赛后新闻发布会现场,她虽然还是保持着一贯的严谨,但言语间依然流露出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上马的喜爱和肯定。
12月1日下午,28岁的上马落下大幕。尽管创造了今年世界第三好成绩的蒂莫西·基普拉加特没能兑现打破赛道纪录的豪言,但过去十年最高的98.24%完赛率,足以给刚刚成为大满贯候选赛事的上马画上一个惊叹号。
从1996年第一场赛事仅针对专业运动员,到如今办起一场属于全世界路跑爱好者的马拉松狂欢……28年间,这场赛事和跑者一同成长,和这座城市互相成就,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路跑的独特魅力。
雅培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运营总监丽莎·汤普森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和大满贯相互成就
和所有上马参赛者一样,丽莎·汤普森早早就来到了位于金牛广场的起跑点,和上马组委会负责人一起查看着比赛前的每一个细节,6点45分竞速轮椅组参赛者出发前,她还在起跑线处来回查看。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去经历上马的一切,我感受到了主办方的周到和热情,我们也会和上马组委会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作为伦敦马拉松的赛事总监,她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强度。
在成为世界大满贯候选赛事之后,上马最直观的一个改变就是增设了竞速轮椅组。在38000名参赛者起跑前15分钟,12名轮椅跑者率先出发,成为第一批感受全新上马赛道的跑者。
“上马的赛道保障非常好,路上的减速带都铺设了海绵垫,让我们在竞速中更有保障。”34岁的代云强在巴黎残奥会夺冠并打破残奥会纪录,第一次参加上马的他对赛事的保障服务印象深刻,“之后有机会我还想来上海参赛,这场比赛的感觉太棒了。”
让代云强连连称赞的优秀参赛体验,来自上马组委会对服务细节的把控——赛道在5、10、20、30、40公里处各增设一处无障碍卫生间,方便轮椅选手使用,并在起终点分别设置了竞速轮椅选手备赛区和休息区,颁奖舞台则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方便竞速轮椅选手上下。
竞速轮椅跑者亮相上马。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除了细致的保障外,赛事的氛围也让竞速轮椅跑者们惊讶。“赛道上虽然只有我们,但一大早路边就有很多观众,他们一直在给我们加油,让我们热血沸腾。”罗兴传说。
罗兴传在这次“上马首秀”中战胜了代云强夺得冠军,他从2019年开始投身轮椅马拉松,曾参加过大满贯赛事之一的芝加哥马拉松。在他看来,上马的氛围并不亚于大满贯赛事,而且赛道更加人性化,“我们的赛道比芝加哥的平坦一些,观众们的欢呼也让我感受到了上马的包容和温暖。”
“我还会来上马,而且听说之后赛事会邀请国外的竞速轮椅跑者,希望他们能够来上海感受这条赛道的魅力,他们一定会喜欢上马。”
成为大满贯候选赛事,上马变得更加完整与多元,而大满贯赛事序列,也因为上马的加入而有了新的活力。
“芝加哥和上海是姐妹城市,如果上海加入大满贯,我觉得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非常积极的。”芝加哥赛事管理公司首席运营官、雅培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评估委员会委员迈克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在他看来,大满贯赛事也需要新的成员去扩张影响力,“会有更多人了解到这项运动,这样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参与到跑步之中。”
波兰跑者克劳迪娅(右)。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和跑者相互成就
在上海的赛道上,迈克尔看到了许多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身体状况的跑者并肩奔跑。据上马官方数据,今年中签的国际跑者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了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上马的赛道,实实在在成为了全球跑者聚会的舞台。
来自波兰的跑者克劳迪娅在赛前三天和她的跑团队友们一起飞到上海,第一次“打飞的”来上海的她对这座城市非常感兴趣,但由于想在上马创造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PB),她选择了在赛前专注于休息和调整,最终,她也成功刷新PB,以3小时01分38秒完赛。
“这是我人生的第十次马拉松,也是成绩最好的一次。”将这场意义重大的比赛放在上海,克劳迪娅觉得非常值得。和澎湃新闻记者说起赛道感受时,她连说了几次“非常高兴”,“这里的赛道、观众和整个赛事氛围都让我印象深刻。”
日本“西装哥”跑者濑户温夫。 胡毅博 图
相比之下,来自日本东京的网红跑者“西装哥”濑户温夫对于上马已经非常熟悉。一路上,他不仅和相熟的跑者相互鼓励,平时他也经常邀请日本的朋友来中国感受马拉松的魅力。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很长时间的濑户温夫,如今是民间“西装跑马协会”的会长,这次他不仅成了上马赛道的一道风景,也刷新了自己的PB,将个人最好成绩一口气提升了40秒。
“在上海跑步反而像在家里跑步。”濑户温夫和澎湃新闻记者说起了自己对上马的感情,“在其他城市跑步可能很多人会过于关注我,所以有些压力,在这里反而更舒服。”
即便今年的赛时气温稍微有一些高,但并没有影响不少跑者刷出自己的PB。当这些跑者从世界各地来到上海,创造着接轨世界大满贯赛事的“上马速度”时,上马也在成就着这些热爱奔跑的人们。
上马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跑者。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我真的没有想到,当我们跑在赛道上时,有不少周围的观众会直接喊出黑暗跑团加油。在起点也有很多人知道我们跑团,给我们送上祝福。”陪着视障跑者吴开强一起从山西太原来到上海的杨翠梅,在完赛后久久没能平复自己的情绪。
一方面是因为她陪跑的吴开强在上海是第一次跑全马,就以4小时15分的成绩完赛,另一方面就是有越来越多人认识了黑暗跑团,并为他们送上鼓励和祝福,“真的很欣慰,能够通过跑步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一切都很值得。”
专注于通过奔跑来帮助视障和听障人士的黑暗跑团,从2016年开始出现在上马的赛道上。每一届比赛,他们都留下了不少温暖人心的故事。跑团负责人程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今年带着31位视障跑者、16位听障跑者和1位脑瘫跑者走上赛道,希望继续通过奔跑,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群体。
“这几年,上马等赛事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个群体,越来越多人加入了我们。”陪跑员王太军来自成都,尽管以陪跑身份参赛的他没有最终成绩和奖牌,但他并不遗憾,“我反而很感谢上马,能让我们站上赛道,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一份力。”
上马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和城市相互成就
从竞速轮椅组的加入,到黑暗跑团的温暖,上马成熟、开放与包容的气质,与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融为一体。
差不多10年前,上马运营方东浩兰生赛事公司时任总经理周瑾曾经和澎湃新闻记者感慨,“我们终于不用再到处发‘安民告示’了。相反,即便在地铁广播里我们都能听到对跑者的鼓励。”
如今,周瑾是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裁,一路陪伴上马从中国田协标牌赛事成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再到如今挂上了世界大满贯候选赛事的头衔,“以前我们只重视赛事本身,但现在我们希望用马拉松来表达一座城市的诚意。”
上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热情而温暖的故事,也给上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上海市体育局联合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东方体育评估咨询中心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上马的直接经济影响达到7.01亿元,产出效应达到20.12亿元,对旅游产业的拉动效应达到7.69亿元,在评估体系中得分位列前三名,成为2023年上海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
而上马能够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烫金名片,背后也离不开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在上海市卫健委的全力指导下,本次赛事构筑了强大的医疗防护网——49个医疗站点、大型伤员转运车、移动手术车、36辆监护型救护车、80名骑行急救志愿者、600余名急救志愿者、290余台AED设备;9家比赛定点医院,开辟赛事专用接诊室、建立运动员就诊“绿色通道”……
上海各大高校成了志愿者团队“小马达”的主力输送渠道,今年上马志愿者人数较去年增加不少,约有4800名志愿者披挂上阵,分布于检录、起点管理、兴奋剂检查等60余个不同的岗位。
“赛事在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各个层级领导和各委办局,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上马组委会各个成员单位也发挥了职能优势,才能确保每一届上马的顺利进行。”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感谢了所有人对上马不断成长的推动。
在赛事与城市相互成就的过程中,赞助商与合作伙伴们同样做出了积极的影响。比如上马赛道中无处不在的“科技赋能赛事”,就有来自合作伙伴的功劳。
今年上马创新使用5G-A直播,在部分赛道沿线,组委会布设了多台无人机设备,通过高空拍摄和实时传输功能,全方位展示申城滨江步道的如画风景。眨眼间5G-A就可以完成50次通信,让观看者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全球通·逐马计划”依托5G+AI技术为跑友们生成专属VLOG。
赛后互动体验区的“全球通·逐马计划”则依托5G+AI技术,为跑友们生成了一条条专属VLOG,满足大家用独享“大片”霸屏朋友圈的心愿。濑户温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日本的不少赛事,官方提供的赛后照片和视频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但在上马几乎是“无缝连接”,他也因此觉得上马值得成为大满贯赛事。
“我们还希望继续提高上马的国际化水平。除了在专业性和服务水平上帮助更多跑者创造好成绩,我们还会邀请知名的赛事团队参与策划。”罗文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在正式成为大满贯之前,上马还希望做得更好,如今上马已经和大满贯一样提前一年官宣报名时间。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罗文桦宣布2025年上马将在11月30日比赛,而报名时间将不晚于明年的6月30日。
正如罗文桦所说,上马已经做好准备,和跑者、城市和大满贯赛事更好地互相成就,“我们希望参照大满贯的标准,让更多跑者能提前制定参赛计划,吸引更多海外跑者来到上海参赛,感受上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