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丛书的专题展览,何以命名“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

焦点好文 2024-12-04
- N +

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2024年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30周年。这套原创性丛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合作创办,缘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术思想的大转型之际,在“出书难”的时代,助力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

丛书在1994年至1995年头两辑出版的专著合集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国内首创独立、公正的学术评审和遴选制度,从创立伊始,就专注于追踪和记录当代中国的知识发展和思想推进,三十年来,共出版从40后到90后一百二十多位作者的优秀成果,很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代表作。它是三联学术出版的缩影,也是几代中国学人思想求索进程的路标;作为中国人文学术共同体的一部分,它也代表了当代中国学术的最高水准。

展览现场

12月1日,相关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馆隆重举行(此处请上链接:“追求有利于学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30周年)。与此同时,书店还以“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为题举办专题展览,首次展出丛书相关的书稿档案与作者编辑手书,以丛书缘起与发展历程两个面向为主,系统回顾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本次展览将从11月29日持续至2025年3月1日。在看展的同时,现场还设有盖章打卡活动,以便读者集章留念。

看展的同时,现场还有盖章打卡活动

在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冯金红看来,“从90年代走到今天,无论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大局寓目,还是着眼于国内学术界的思想文化建设,都完整地经历了30年的波峰波谷。所谓世代更替,历史的结点走道今天确实需要我们做一些回顾和反思,以更好地应对正在发生全球巨变的一切。”

丛书缘起,“时代的需求和我们的愿望正好碰撞在一起”

步入书店二楼,转角就看到此次展览图书档案陈列区醒目的标识:一抹沁人心脾的三联蓝。除了在场的澎湃新闻记者外,还有多位读者观众正在浏览拍照,现场共依次摆放了十台展柜,第一个展柜讲述了丛书缘起:1992年,通过在哈佛访学的朱虹先生的引介,三联书店时任总经理董秀玉与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达成协议,决定合作出版“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展览现场

董秀玉后来曾回忆说,“我们谈了20分钟,就把这事情谈好了。”她在丛书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表示,“跟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很偶然,有很多人的帮助和推动。当时韩南博士有这样的心愿:帮助中国的年轻学者,推动他们的学术进步。八〇年代思想激荡,我们潮水一样地引进了西方很多思想著作,三联图书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翻译著作。九〇年代大家希望在原创著作方面有一个进步。时代的需求和我们的愿望正好碰撞在一起,一拍即合。”

丛书第一任编辑许医农在今年10月刚刚过世,享年95岁。展柜中陈列了她写就的“丛书缘起”:“三联书店八十年代初起的‘西方学术文库’和‘新知文库’在海内外学界赢得声誉……与此同时,为开拓三联事业新局面,应把国内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纳入视界,提上日程,推出我国新进的中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理论专著。”

编辑许医农关于“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缘起介绍

首份丛书编委会筹组会议纪要原件(1992年4月25日),显示彼时出席的学者和出版人有:厉以宁、刘世德、叶秀山、董秀玉和赵一凡。纪要宗旨和编选原则中先就明确:“丛书既以发展学术、帮助中青年学者出版优秀专著为目标,应当首先强调学术性与可读性。”

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致三联前总经理董秀玉信(1992年5月)

作为丛书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东方语文教授季羡林并未出席此次筹组会议。半个多月后他亲自给董秀玉致信,先就表示主任一职令自己“诚惶诚恐”,“既然已是众‘望’所归,只好敬陪末座。”信中,季羡林还表示,丛书以中青年学者的作品为主,自己完全赞成。“但今天的老年学者也同样碰到出书难的问题……将来我们的事业发展了,可否也考虑为老年人出点书?”

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办公在国内还方兴未艾,编辑们通过工作简报的方式定期向各位编委传递选题资料、新书销售与评价等信息。人事有代谢,当年首批丛书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季羡林、李学勤、苏国勋、厉以宁等已分别谢世,令人不免追思缅怀。

丛书编辑的工作笔记本

展览资料显示,工作笔记本90年代由编辑许医农负责与丛书有关的工作记录,许医农退休后,笔记本交给了继任编辑孙晓林负责。彼时已经扬名海外的美编宁成春负责设计书封草稿 (上方悬挂)。

展览现场

创办于1928年的哈佛燕京学社一直重视学术出版工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曾出版《哈佛亚洲学报》,在燕京大学出《燕京学报》,在哈佛大学出哈佛东亚研究丛书。“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LOGO,是在哈佛大学LOGO基础上提炼而成,后期又以三联(SDX)和哈佛-燕京(H-Y)的英文缩写设计了另一种装饰性LOGO。

丛书LOGO  摄影 王诤

赢得关注,“没有后门可走,也不讲‘人情面子’” 

1997年8月30日,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已经刊出四辑,计30种之际,《文汇读书周报》丛书专版刊登了季羡林、葛兆光、许医农等人的文章。以

《鉴古知今、鉴外知中》为题,季羡林在文中写道,“我们的宗旨是:只求有利于学术,不求闻达于世间。我们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从未大事张扬。但是,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它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颇得到一些好评。”

“这一套丛书的特色比较突出。首先是选刊中青年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专门论著。近若干年来,‘出书难’的呼声震动华夏,而中青年学者出书尤为困难。我们给他们提供了出书的场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有百利而无一害。其次是我们把关极严。每一种送来的书稿,都经过严格的审查,而审查者皆为本行的专家,我们没有后门可走,也不讲‘人情面子’。”

1997年8月30日,《文汇读书周报》丛书专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全家福“

自1994年第一本《中国小说源流论》出版始,30年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已经刊出共20辑,计115种,堪为中国自90年代初开启的社会巨变和思想转型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且让我们掐头去尾,从第一辑和第十六辑中各遴选出一部标志性的专著,看看评审专家为作者写就的评语。

丛书第一本书《中国小说源流论》及其发稿单  摄影 王诤

在1994年2月出版的丛书首部专著《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 著)及其发稿单等相关资料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古典文学专家刘世德写道,“关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奠基作,它以时代为经,以题材、风格、类别为纬,论述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将近七十年来,虽然继续出版了多种小说史著作,但都没有超过它的水平。石昌渝的著作将小说史的研究从题材引向文体,开阔了小说史研究的视野,填补了学术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蔡禾(中山大学)为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撰写的推荐书

而在2017年3月出版的丛书第100本专著《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周雪光 著)中,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原院长蔡禾写道,“国家治理并不是中国研究的新问题,但从组织研究的角度切入问题却是新的探索。周雪光教授从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关系揭示了组织内生的维系机制,诸如‘逆向软约束’等极具解释力的概念已经成为经典的学术概念。他不仅立足于当下社会的观察,还从中国官僚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理解当下国家治理问题,展现出国家治理体制的‘变’与‘不变’的特征,凸显了正在走向国家治理体制转型的中国在当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丛书美编宁成春所述设计理念 摄影 王诤

将已经出迄的丛书摆在一起,也能看到国内一流学术出版物30年来封面装帧的审美变迁,其中书封上深色调和浅色调对应嵌套是一以贯之的设计语言。美编宁成春介绍说,“1994年版丛书设计重要的是提炼共性并抽象出一个形式,哈佛大学的logo是个可利用的图案,我做了些处理,把书名、作者和丛书名镶嵌其间。”而2007年版式设计,宁成春则删繁就简,只保留了冷暖色调的嵌套对比和不能简省的文字信息。“我当时的想法是,学术书封面应回归本质:简劲、朴素、庄重,不需太多装饰。”

2014年丛书二十周年,部分作品精装再版

另据介绍,2014年,丛书出版20周年之际,三联书店精选部分作品精装再版。由美编蔡立国设计,按学科分蓝、绿、黄、粉四种颜色,之后又陆续再版了一些经典书目,迄今近20种。2020年到2021年前后,丛书新增十位学术委员开启全新征程,并从第十九辑开始由平装改为布脊精装,面貌焕然一新,设计师仍为宁成春、鲁明静。

2021年,丛书从第十九辑开始,由平装改为布脊精装

三十年,一个世代。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冯金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丛书创立之时,我们正年轻,‘规范’意义上的中国学术也刚起步,但丛书头两年推出的石昌渝、赵汀阳、茅海建、陈来等先生的作品已经沉淀为经典,三十年的作者名录也足够写出大半部当代学术史,而我们今年最小的作者已经是90后。感念董秀玉和韩南二位先生,感谢所有的参与者,致敬我们的作者!期待下一个三十年中国学术更上层楼。”

1994-2024 致敬我们的作者 展墙

附:

右下角扫码,可获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30周年纪念手册

标签:
点击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