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听说过 " 老登电影 " 这个新名词吗?
网上辩析哪些属于 " 老登电影 " 已成了一种 " 运动 ",发展到,呼吁给这些 " 老登电影 " 打 1 分;" 老登电影 " 又蔓延到 " 老登文学 "" 老登诗歌 "" 老登音乐 "……
开始,我还窃喜,总算有人对这种男权视角统帅一切文艺的现象找到一个刻薄而精当的形容了;但仔细想想,这种喧嚣,就是给一切贴标签吗?能够让我们学点什么呢?
什么是 " 老登电影 ",没有人给出一个确切的、让所有人认同的答案。目前来看,世界上排在 250 名前列的电影,几乎都被列为 " 老登电影 "。有个说法是:" 老登 ",就是雄竞胜利(或失败)的故事,不管你是为家族而战,为国家而战,还是为自由而战。
甚至有好事的网友按 " 老登 " 程度列出了从轻到重的不同风味,从小试牛登,半登不熟,渐入登境;到登心应手,出登入化,登峰造极;再到一步登天,高登莫测,一代登师,登前绝后 ……
简直是对词语的又一次翻新。
" 老登 " 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因为最近热映的电影《好东西》遭到一些不和谐声音所刺激起来的。
《好东西》以女性为主角、以女性为主体,她们的世界里很自洽,男人只是她们的 " 课间十分钟 ",男人能在女性世界里存在只因为 " 男人很好玩的 ",连小女孩在提到一个经常捉弄她、欺负她的男同学,都轻描淡写地说 " 他是 nobody"。
男人可以打败,但怎么可以被无视呢?很多男性对《好东西》纷纷破防,一度还联合起来打低分,豆瓣评分是 9.1 分,而虎扑上《好东西》的开分是 2.7 分(10 分制)。
有人把《好东西》归纳为 " 小妞电影 ",但多数人都不同意。虽然 " 小妞电影 " 也是以女性为主角和主视线,但是这种电影都是讲女孩们如何为男人烦恼的,她们的生活里男人是第一位的。
而现在的女性电影早就不再如此了。大家回忆一下,好莱坞这十年是否还有过高口碑、高票房的 " 爱情电影 "" 小妞电影 "?没有了,早就没有了。女人都不想谈恋爱了,怎么还愿意当刻板印象中的 " 小妞 "?
因为对 " 小妞电影 " 这个词条的不满,不知是谁想出了 " 老登电影 " 这种分类。
同样是讽刺男权视角,去年提出的概念是:" 男人与马 "。《芭比》里说," 男人与马统治世界 "。无独有偶,同期热映的电影就是《封神》,简直就是给 " 男人与马统治世界 " 作的注解。
《封神》,就是典型的 " 老登电影 "。
仔细分析,也可以加上 " 男人与枪(核弹)" 的世界(那就是与《芭比》同期的《奥本海默》)," 男人与金钱 "(《华尔街之狼》)的世界,只要男人是这部电影里的主宰,都逃不掉这个称号。
如此一来,确实,没有几部电影可以幸免。
在这里,我给 " 老登电影 " 一个确切的定义:它不仅是男人为主视线,建构起一个男性的世界、为男性服务的世界,里面还应当有非常典型的父权、夫权、霸权、王权叙事,有类似于 " 兄弟会 "" 雄竞 " 的主线。而女性在里面显然是为男性服务的工具人,符合 " 荡妇 "" 贞妇母亲 "" 受保护的弱女子女儿 " 这种刻板的区分。
在这种定义之下,好莱坞的《教父》《闻香识女人》《美国往事》…… 中国的《英雄》《让子弹飞》《无间道》等等,无不带着权力的装腔作势。
如果以导演论,昆汀、诺兰、库布里克、黑泽明、斯皮尔伯格、吕克 · 贝松、马丁 · 斯科塞斯、姜文、张艺谋、冯小刚、吴宇森等导演,都是。他们最爱放大男性那张或者冷漠或者傲慢的臭屁脸,帅,但也味道熏人。
那些雄性气质向外扩张的电影,就有一种强烈的 " 随时随地大小爹 " 的味道,就很 " 老登 "。那是他们的男性印戳,犹如动物界里的撒尿确认地盘。
反过来,有些电影并不带有昂扬的雄性气质,他们关键的也不是如何在男性的世界里勾连或雄竞,哪怕是男性为主,也谈不上 " 老登 "。比如《活着》,它不仅不雄竞,甚至说的是,人啊,是怎么在命运面前彻底 " 雌伏 " 的。
可悲的是,电影诞生 100 多年,绝大多数导演都是男性,建构了一个男权眼中的世界,不自觉地用男人主宰的眼光去复制现实。所以,世人眼中,男人所表达的世界,是 "man(人,男人)" 的世界,也是反映所有 " 人 " 的电影。而女人所表达的世界,只是女人的世界,只是 " 小妞电影 "。
这当然不公平。" 老登 " 们的世界并不是所有人的世界," 我考考你 " 的时代也该滚蛋了。
有老登电影,就有老登文学、老登音乐。
文学世界里,《老人与海》强烈的说教味,《月亮与六便士》里 " 上等人 " 的始乱终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快要溢出的自恋;中国《平凡的世界》《废都》和《白鹿原》浓得要冲出书本的宗族与家族荣誉观、极度自大自恋,都是典型的 " 老登文学 "。
" 老登文学 ",与 " 老登电影 " 差不多,都带有明显的雄竞色彩,有着雄性的顾盼自如,就算是失败,也是那种 " 我是男的,男的!来看我,来看我!" 的喧嚣。
这个名单,几乎包括了所有传统经典文学,区别只在于,有些的味道没有那么呛人,人道主义占了上风,雨果或列夫 · 托尔斯泰就算是男性叙事,我也没有那么讨厌他们。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不算 " 老登文学 ",但是改编成电影《狮子王》,就是 " 登 " 峰造极的 " 老登电影 "。
因为,你能感觉到,他们是真诚的,还是只为了招摇自己雄狮一样的鬃毛、迎风招展。
同理,流行音乐当中,李宗盛和刀郎,还有早年的李春波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郑智化的《星星点灯》,就是不折不扣的 " 老登 " 音乐。
你看,我并不是无差别扫射,只有非要凌架于雄性身份之上的傲慢,才让人感觉 " 老登 "。
提出 " 老登电影 " 这个概念的,本来就是为了反抗从男本位出发的对电影的分类:他们认为,凡是跟 " 主流 "" 过去经典的 " 不同的女性电影,就是 " 小妞电影 ";那女性也有权利认为,从男本位出发的电影," 男人与马 " 的电影,就是 " 老登电影 "。
《热辣滚烫》《好东西》出来的时候,太多声音质疑她们了:这也算电影吗?这不是毁了电影吗?
杨笠红了的时候,也同样有很多声音质疑:这也算脱口秀吗?这不是毁了脱口秀吗?
实际,文学界也一样,男性反对的不是文学本身,而是只要是女性写的,就反对。李清照,如此闻名遐迩的伟大词人,清代词学家王灼嘲笑她:" 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忌)也。" 后面还长篇列举,说她身为女子,词作荒淫。
西方也一样,在 19 世纪中后期,有才华的女作家无不被批评。关于《简 · 爱》,评论家说:" 这本书如果是男人写的就是一本杰作,如果是女人写的就让人震惊或者厌恶。"
女作家弗吉尼亚 · 伍尔芙分析得对:
女人的价值观经常不同于男人的价值观,这是很自然的事,但占上风的是男性的价值观。简单来说足球和运动非常重要,追求时尚和买衣服者简单无聊。评论家会这样说,这是本重要的书,因为是关于战争的书;这本书不重要,因为写的是女人在起居室里的情感。战争场景比商场里的场景更重要。
过去的经典,几乎都是男性的单一视角,女性是作为工具人出现的;而且,这种单一视角,被当作唯一视角,不可撼动。他们反对女性也能有自己的看法,并想尽办法打压。
如今,再也不能如此了。当下的世界,女性占人口的一半,她们识文断字,有思想有阅读量,她们的视角,当然是 " 人 " 的视角,而不是被矮化的什么 " 小妞 " 视角。
比如说,自 2018 年至今,7 届诺贝尔文学奖中有 4 届都颁给了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的 100 多年中,仅有 14 位女性作家获奖。
2024 年诺奖文学奖是由韩国女作家夺得的。韩国的最高文学奖是李箱文学奖,自从成立以来,前几十年只有几位女作家获奖,后 20 年,一半以上的获奖作家都是女性。金东仁文学奖是韩国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奖,2020 年的一份提名长名单中,全部是女性作家。而且,在 2020 年韩国文学作品畅销榜上,前 10 位作家中,9 位是女性作家。
——这个世界,不再是只由 " 老登 " 们掌控了。
一旦理解了这个世界上有 " 老登 " 的这个分类,就很难回去了,看什么都是 " 老登 "。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了《黑客帝国》里的红蓝药丸。女性一旦服下了红色药丸,能清醒意识到现实的真相,不再有幻觉。
但是,我也反对网上有人提出的 " 打 1 分运动 ",在豆瓣上给几乎所有的电影打 1 分,理由是,他们 " 老登 "。
确实,我们要提出问题,而不是掩饰问题,要承认,绝大多数经典文艺作品,都是性别偏见的产物。意识到各种艺术门类里存在的男权叙事、避免习以为常的男权色彩,是有意义的。
只是,我们既有的历史,无法推翻和抹煞;历史上曾经是、直到现在也一直是一个男权社会,这是正反两方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无法假装它不曾存在过。哪怕女性意识再强,也不能假装过去 2000 多年里创造的 " 老登 " 文化、" 老登 " 艺术通通不存在,通通都是垃圾。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们,难道就不 " 老登 " 吗?能怎么否定呢?
经典是过去的殿堂,已在那里耸立了。我们无法打掉已经存在的 " 老登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拆旧建筑——历史记忆拆不掉——而是应当建立新的殿堂,加入殿堂的新标准。
我们不再玩他们的游戏;我们成熟了,去创造新的东西,为我们的创作注入更立体、更深层的生命力。
《好东西》未必有多好,但是,从女性主视角能挖出来 " 老登 " 这么深的涵义,这更有意义。
创造性和新标准,才是女性要极力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