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12月11日,“建造自己的房间”主题沙龙在北京朗园虞社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历史学家王笛,非虚构作家袁凌、新京报总编辑李海、在小红书平台上写作故事的博主们进行了分享。活动中也为首届“小红书身边写作大赛”获奖作品颁奖。
本次活动缘起于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发起的一场名为“2024身边写作大赛”的比赛。该平台上每天有上百万篇有关“生活记录”的文字笔记诞生,大量用户存档自己的人生故事,平实如水的记录映照出的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底色,而其汇集在一起,则流淌为时代的江河。
大赛从9月启动,12月收官,主办方共收到来自1万多位作者的2万多篇投稿,总字数接近1200万。11月8日,身边写作大赛遴选出15篇入围作品;最终,决选出5篇作品获奖——获奖作者中有退休老人、有80后妈妈,也有三十岁出头的“打工人”。
颁奖现场
“人们聚在火堆周围,一个人向另外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李敬泽形容这些在社交平台上的写作“如同人类文明的早期时,大家聚在火堆周围,一个人向另外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的经验交流对于人类的意义至为重大。在这样的分享中,我们逐步地打开自我,并且发现我们和这个世界、和其他的人是有着根本的经验上和情感上的连接的。我们每个人的讲述、书写共同构成的这个作品实际上是我们情感上、经验上、信念上的共同体。”
经过大家的书写,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成为了讲故事的人。
“我”成为了社交平台上写作的绝对主角。对于这次写作大赛的观察中,主办方发现,关注具体的事,写身边的人,是这次写作大赛在题材上的突出特色。视角上,超过70%的写作者使用第一人称,用“我”的眼睛去看,强调 “我” 的经历和感受,而不是以全知视角去讲述。
决选获奖者@奔跑吧蜗牛 在小红书写下他在广州当电话销售的故事。他负债四十万,不断压缩生活成本,更加努力工作。他用脱口秀般的文字记录了电销生活的辛辣滋味,在CBD楼下的长椅上,他写下这样的句子:“我租住在一个城中村的顶楼出租屋,一个月600块,没有电梯,没有阳光。”“这是我留下来的证据。要是我熬下来了,这就是我的励志故事。”
@奔跑吧蜗牛 在城市中的打拼及写作
决选获奖者@阿普的时刻 写下:“25年前的某一天,我妈的离婚判决下来了。”“对于一个从小就被束缚到麻木的人来说,一切改变都很难。所以,自由的第一枪,就由我来打响。”
这是现实版的《出走的决心》,这是一个女儿写下的关于母亲“寻求自由”的故事。在写作过程中,@阿普的时刻 共收到1380条评论:有人替她咬牙切齿,有人为她出谋划策,也有人把这个故事当成了人生指引,“看到这篇文章就下定了决心”。
决选获奖者——69岁的@我恋禾谷 用14389个字,连载了已故老伴平凡的一生。她用纸、笔连写了三天,再用语音转成文字、修改排段,最后发到平台上。几十年岁月浓缩成17篇笔记,记录了她与老伴之间的种种过往:“你来时没有天显异象,你走时也没有星斗坠落,你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人平庸人。” “但在我的记忆里,你活得像一道光,赤橙黄绿,欢蹦乱跳,热气腾腾。”
@我恋禾谷 在活动现场分享:“如果这样的两代人或者三代人在这个平台上把这些东西能够串起来,应该是可以形成一个历史的小小的溪流。”
@我恋禾谷 的写作
谈起这些在社交平台上的记录与写作,李敬泽认为:“这样朴素的书写是有意义的,它让我们看到那样的平凡的人生,我们自己的日复一日的生活、劳作和奋斗,只要被写出来,就有光芒。也证明了在这样一个视频和图像的时代,文字依然是通向心灵和世界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需要把它写出来,来证明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过。”
拿起笔,写作日常,捍卫日常,建造一所“自己的房间”
写作往往被看作是需要正襟危坐的事情,在社交平台上写作的作者则更加自然随性,没有太多的刻意规划与限制。客厅的沙发、卧室的梳妆台、公园的长椅、通勤的公交地铁……日常生活的每个场景,都可能成为触发写作的地点。在日常的生活角落里,写作者们用文字建造了“自己的房间”。
写作随时在发生
@旺仔秋秋糖 认为:“写作并非要在准备万全的时刻才会发生,很多想法转瞬即逝,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属于我自己的房间’。”平台的观察中,晚上发笔记的人最多,达到45.8%,也有27.9%的人会在上午发布笔记,他们可能在通勤路上,构思、发布,一气呵成。
在题材的选择上,主办方介绍,两万多篇来稿中,最常见的题材是家庭、朋友和校园生活。多数写作者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其中北京的写作者最多,故事大多发生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最遥远的故事来自厄瓜多尔的基多——探险者写下半个地球之外,亚马逊丛林里的另一个世界。还有讲述600年前的故事的人——一位前记者为父亲写回忆录,向更深处蔓延,串联起整个家族的历史。
远方固然有吸引力,附近则常常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共情。
决选获奖的故事《在普高率40%的郊区,我女儿有她自己的“北下关”》中,@云溪 记录下了女儿的学习日常,在她的笔下,“高兴”是女儿成长最重要的课题,没有刻意躺、不用拼命卷,而是慢慢走在路上。@云溪 写下:“每天放学,她永远都是朴实无华的一句‘今天真高兴’。幼儿园很高兴,小学很高兴,上了初中,依旧很高兴。”“我知道通往成功的路要努力付出,但我又觉得,不成功的话……也行吧?”
评论中,5000+位妈妈愿意和@云溪 一样给孩子自己的天地。
在历史学家王笛眼里,这些记录具备重要的历史价值,将成为“现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档案馆”和“新时代的茶馆”。“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写下来了其实你就留下了历史,用记录对抗遗忘。我们一定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可以维持永远,如果你不记录下来可能就会忘掉。”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认为,当下非虚构写作呈现出越加多元的特点,不再是新闻报道的专属,越来越多的素人写作、底层写作进入到非虚构的范畴当中,“呈现出质性研究或者民族志的转向”。
分享现场
看到原生态的生活
11日举办的分享活动中,王笛谈道,自己阅读的十几个故事里面,@Casualah 写作的《梅英的一条大江》中,梅英奶奶去砍柴时摔下来,树枝从肚子里面穿过去,她从荒野里拉着柴车滴着血回到家里这样的细节“读来惊心动魄,它在反映个体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挣扎这方面,表现力胜过小说。”
袁凌对于这些素人写作,或者也可以称为是私人写作的评价为:“虽然有一些网络语言的习惯,但是整体上来说,他们的叙事能力是非常好的,可以将一个有时间长度的故事讲得很成熟。如果说跟真正的比较职业的非虚构写作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们这些故事本身的完成度如何,而在于我们从中看到原生态的生活。”
@云溪 在座谈环节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私人写作就是恣意妄为,完全不打草稿,不排版,不校对,不想标题,很痛快。没有人教过我什么技巧或者模板,就是想写什么写什么,一切都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
@云溪 介绍,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零碎博主”。“生活中什么鸡零狗碎的事情我都会记录下来。有一天我女儿提早放学,我们去喂了鸭子,很快乐。如果我要去编一个虚构的故事,我肯定不会用这样的一个素材,它太平淡了,但是这段文字发出来以后,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读过以后觉得自己也快乐了。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那个非虚构的力量,它本身就是真的,它不需要用什么技巧来说服读者相信,它是真的,读者能感知到,会相信它。”
@奔跑吧蜗牛 认为,对于自己而言,写作拥有治愈疲惫生活的力量。
“写作对于我来讲就是更好地认识自己,因为我每当碰到当下困难的时候我都会觉得我很脆弱,但是回过头来,我把这些东西连成串以后我才认识到自己,我其实挺坚强的,我一路走过来挺坚强的,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脆弱。所以,它是一个治愈我的途径,同样我也希望通过写作能治愈其他的人。”
倦怠社会里,人们更需要精神支撑。视频或者直播受制于制作设备与传播媒介,也受到互联网与消费文化的直接影响,很难是完全个体化的表达。相比之下,文字更加纯粹。当更多人创作首先是为了表达自我而非赢得关注时,文字创作也就再次展示了自己的魅力,成为人们重要的去处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