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女生手机必备”“防被网贷防被诈骗防被老赖等风险情况”“可以婚前查清对象底细”……据报道,网络上近期出现许多号称是“婚恋报告”“风险报告”“个人大数据报告”的个人信息查询产品。
媒体调查发现,只需要提交任意一个人的真实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并支付几十块的费用,就可以查询对方户籍所在地、年龄、婚姻状况,甚至多头借贷申请数据(申请次数、申请机构数)等情况,且无须被查主体同意。
无论该产品针对的是个人对自身金融风险情况的了解,还是对个人或机构对他人状况的查询,只需要不到50元,就可以获取详尽的个人数据和信息报告,这很难不引发人们对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的担忧。而且,平心而论,大概没有人会想在无自己授权甚至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其他人花50元获取隐私信息。
而且,无论是直接售卖含有借贷记录的报告,还是将借贷数据等重要金融数据与非借贷数据进行杂糅,并包装为“婚恋报告”等其他类型的报告售卖,报告中所含有的借贷情况很大可能涉及个人信用的相关信息,是征信报告中呈现的内容,属于高度敏感信息。
央行征信中心网站截图
在社会进入到一定的发展阶段,个人征信体系需要被建立。被称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的个人征信,大到买房买车贷款、就业等方面是否顺畅,小到信用卡能否申请成功,涉及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自觉塑造和重视个人信用,但基于审慎态度和现实效力的信用信息,却不该成为低门槛窥视一个人隐私的窗口。
或许,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被别人花50元查清婚姻状况、借贷记录,“裸奔”于互联网并不是最终或最严重的后果。比如,违法掌握信息的一方是否会对信息再次泄露或篡改等。当然,并非每个人都会遭遇实际损失,但不得不提的是,个人信息还是被泄露了,且很可能处于风险之中。
赵子硕 摄 新华社发
《网络安全法》《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早已将个人信息安全纳入保护和监管,但“婚恋报告”等“擦边”或“违规”的个人信息查询产品对于个人信息的抓取、搬运和利用,链条中的一系列操作仍需要在法律的大框架下,做好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比如,如此高敏感的信息是如何从源头流出的,相关机构在索取信息后维护工作是否跟上,各平台对此类产品的定位和约束是否到位等等。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普通人很难在强势且广泛的技术应用中,“严防死守”住自己的各类信息。因此,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下,个人信息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就更应该慎重。这不仅是技术向善的需要,也是法律规则和人情伦理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