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实际上,养老相关专业的正面宣传并不新鲜。从 2020 年本科新专业正式招生到现在,包含 " 就业率 100%"、" 岗位供大于求 " 等字眼的 " 喜报 " 漫天飞舞。本科毕业生们身处其中,纠结而担忧。
作者 | 洞照
编辑 | 宋爽
题图 | 《长寿商会》
原标题:《就业率 100%,这个新专业风口在 10 年后》
3000 元。在南京几家养老机构实习后,小唔了解到养老类专业本科应届生的月薪底线。
再过几个月,小唔就要从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毕业了。此前看到《首批养老专业毕业生遭疯抢!毕业生就业率达 100%》等报道和热搜时,她和同学认为,这跟真实情况有一定出入。
" 有这种情况,机构给你提供的岗位是很多,但大家想不想去是另一回事。如果干护理,很多同学觉得会没有面子,不体面。" 在小唔周围,还有很多人因为待遇不好、工作太累而转行。
近年,养老行业越发受到关注。(图 / 电影《飞越老人院》剧照)
实际上,养老相关专业的正面宣传并不新鲜。从 2020 年本科新专业正式招生到现在,包含 " 就业率 100%"、" 岗位供大于求 " 等字眼的 " 喜报 " 漫天飞舞。本科毕业生们身处其中,纠结而担忧。
" 不规范 "
临近春节,李佩环连上了几个夜班,每天都要喊几遍 " 好累啊 "。从实习的生活管家岗位到如今的行政管家岗位,她已经在这家行业龙头企业的上海养老园区,工作了一年半。
李佩环的毕业院校湖南女子学院,开设了国内首个老年学本科专业,前身为 2016 年学院与某养老企业合作开办的家政学专业养老服务管理方向订单班。
面向李佩环这第一届老年学专业本科生,许多企业给出的实习岗位是生活管家,在老人和养老社区各部门之间起到 " 沟通和桥梁作用 ",并负责 " 确保老人的安全 "。
" 还有一些特别杂的事,不是每天都发生,但基本上有的话就要去做。" 李佩环补充道," 之前每个管家基本对接 50 个老人,但现在我们园区的居民超过了 2000 个,所以每个人对接的人数可能在上升,大家的工作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李佩环就职过的养老园区。(图 / 被访者提供)
不过,该园区定位高端," 主要面对的是最有钱的那一批老人 ",生活管家 " 确实不用给老人端屎端尿 "。李佩环因此觉得,生活管家是一个既能接触老人,又相对体面且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岗位。
李佩环所在园区是养老行业的正面案例,小唔的实习经历却反映出了行业的良莠不齐。
大三在北京某知名养老机构实习时,小唔干了 3 个半月护理和一个半月前台社工,前者对应四五个老人的日常起居、用餐、卫生等琐事,端屎端尿的活不在少数,后者则是一岗多职,主要负责行政和营销方面的工作," 相对轻松一些 "。
小唔是扬州人。因为想离家近一点,她大四时转去了南京的一家养老机构。在那里,她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失衡与 " 不规范 ",心里 " 有一点难受 "。
在南京实习过两家机构,小唔都是社工,但工作感受大相径庭:前一家有 400 位老人,只有两个社工,根本没法组织活动,只能列列计划,做做宣传表,拿拿快递;后一家比较小,活动是做起来了,但领导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欠佳。
" 她根本不 care 到底怎么用你,只 care 预算有没有超标,这个机构有没有运营起来,会不会倒闭。你是什么专业、你能干什么、你有什么特长不重要,而且如果你刺太多,那她还不如招一个阿姨呢。"
工作中的小唔。(图 / 被访者提供)
李佩环遇到的领导在这方面要好一些。她个人感觉,很多领导有心让养老类专业的本科生发挥所长,只是被服务行业岗位的性质和养老行业的发展现状束缚了手脚。
"3000 — 8000 元 "
以李佩环和小唔为代表的第一、第二届养老类专业本科生,都感受到了愿景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
李佩环记得,大一时老师给他们画了不少饼," 一直对我们说我们是第一届养老本科,这个专业前景怎么怎么好 ";小唔的老师告诉他们,养老专业 " 要培养的是机构的管理者,而不是照护者 ",令大家有了做到养老院院长等同级别职务的目标。
现实却是,多数毕业生只能接到护理、社工这种基础服务岗位的 offer。被社交平台上的避雷帖反复提及的护理岗,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一个。
" 社工本来需求就很少。" 小唔解释道," 我之前在的机构有六层楼加一栋小楼、一个大平层,也就招了两个社工,更别说一些小机构了。而且现在机构发展比较困难,有位副院长告诉我,机构运营主要靠护理,所以会把大量的预算放在护理上,社工是可有可无的。"
小唔实习时参与的社工活动。(图 / 被访者提供)
换言之,假如一家机构不是地处超一线城市的龙头企业,养老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接触到的第一份工作,就很可能离不开 " 端屎端尿 ",或看上去不够体面。
以机构向小唔他们班提供的岗位为例," 不是说你是本科就会全部给你安排行政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一开始没有转专业,后面就真的接受不了了,因为跟老师形容的差太大了 "。
小唔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父母对她的决定通常 " 比较支持 "。她选这个新专业时,他们没有反对;她决定从事养老业时,他们 " 刚开始还挺无所谓,觉得干什么不是干 ",直到她开始实习。
小唔了解到,在南京这样的城市,养老机构给本科应届生开出的月薪约为 3000 — 8000 元,专业护理岗收入较高。若是北京,各岗位的起薪可能会高 1000 元左右。而无论在哪,多数毕业生都得从护理开始干。
父母自然不舍得女儿做这样的工作,劝小唔回家找个轻松一点的。可她生性坚韧持重,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一个道理:" 任何行业都不可能一毕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位置,服务行业只要你能够熬,未来会有不错的回报 "。
许多老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图 / 电影《长寿商会》剧照)
" 在我们这行,你必须得吃苦,必须得有抗打击的能力。说实话,现在行业、行规都不是很完善。可以这么说,只要你能坚持下去,还是会有一个很不错的成就。"
在她看来,碰到端屎端尿的工作很正常,但是,哪一行都不可能完美," 而且现在能进养老院的爷爷奶奶都是以前很厉害的人,你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们也会给你很多建议 "。
本科生的去与留
小唔班上的男女比例接近 1:13。截至采访当天,男生们都没有选择留在养老行业," 基本上都考公、考研了 "。
有个男生曾在某龙头企业实习,但因收入太低无法养家,且不愿干护理,不想从基层慢慢熬而选择考公;还有个男生对养老没兴趣,报这个专业 " 只是为了有个学历 ",现在正准备公务员考试的面试。
小唔的男朋友是她这个专业的专科生,在一家知名养老机构干得风生水起,得到了转正后直接做组长的机会。即便如此,他母亲仍强烈反对,不停地说:" 你为什么要干这个?太丢人了!我培养你出来就是为了让你干这个吗?"
李佩环也发现,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给予养老行业的男性从业者显著的性别优势。
她实习时认识了一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男生,尽管是调剂到养老专业的,但在工作中 " 挺吃香的,像学校跟我们公司之间的一个形象代言人 ",所以留在了养老行业。
男生在养老行业很吃香。(图 /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李佩环则是班上为数不多的没有离开养老行业的女生。让她坚持下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她幸运地避开了护理这类辛苦的岗位,实习时接触到了较为成熟的大平台,男朋友在上海等等。
现在,她的月薪约为 5000 元,公司包吃包住,省下了 2500 — 3000 元房租和生活费。收入还可以,但她很快发现,自己的工作比其他行业的同龄人累,生活质量也没有人家高。
不过,养老机构的工作还是有让她感激的地方。
" 就说对我性格的影响。我以前脾气也可暴躁了,从事这个岗位之后,现在真的感觉脾气变得还挺好的,更有耐心了。" 此外,她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应急能力也在提升," 但是要付出时间成本还有精力成本 "。
她还在园区里遇到很多心态年轻的上海老人," 他们炒股啊,看新闻啊,穿旗袍啊,看不出年纪 ",让她知道 " 原来老了之后还有这么多不同的活法 "。
一些性格很好的老人把李佩环当成自己的孙女," 不会觉得你是服务他们的,会觉得你已经算是比较熟悉的人,这种情况会缓解一些工作压力带来的不愉快 "。
在养老机构工作,李佩环和小唔都有所收获。(图 /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剧照)
养老机构的工作也能让人更加了解老人的所想所需,并带来一些 " 父母该怎么养老 "、" 自己以后的老年生活该怎么过 " 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李佩环和小唔都有很大的收获。
眼下,李佩环的大学室友一个在同企业的长沙园区,一个在安徽园区,还有一个在另一家龙头企业的北京园区。其中两位正考虑辞职,剩下一位则是离职后又重新回到行业当中的。
李佩环也正考虑辞职。一是因为她所在的部门升职太难,二是她不想再做养老机构的任何管家," 事情太杂了,太累了,很操心 "。不过,她不会转行,因为自己所有的积累都在养老行业。
对于即将毕业或刚刚毕业的后辈,李佩环想说:" 如果在实习的时候不适应这个行业,就应该在还属于应届毕业生的时候早点转出去。" 她认识的一个中华女子学院老年学专业的大四女孩,因为实习体验感不好,正打算考事业编。
" 行业风口是 10 年后 "
对开设养老类本科专业的高校来说,希望通过正面宣传吸引学生和师资力量无可厚非。但是,教育者也肩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客观认识就业市场的责任。
而学生们,自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刻起,便成为了理论与实践间的桥梁。但养老这个尚在发展与完善当中的朝阳产业,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小唔和同事们布置的小植物园。(图 / 被访者提供)
这两年,小唔没有在实习中碰到养老类专业的其他本科生。据她了解,许多养老机构中层以上的管理者,绝大多数是护士出身,都还是以自己在医院工作的经验进行管理。
所以,她并未感到行业有实质性的进步," 理论倒是有一些创新,但是并没有跟机构结合起来,因为机构的负责人没有学习意识 "。
对本科生来说,这样的行业现状意味着机遇," 但是有学历优势,也不能觉得我就应该干管理层,就应该干行政,一些 30 岁左右当上院长的都是从护理员一步一步熬上去的 "。
小唔看得很明白:" 现在缺人的情况下,只要能吃苦,敢吃苦,领导会看见你的,你以后就会有机会。但是如果你眼高手低,那你干什么都成不了。"
养老行业的风口可能在 10 年后。(图 / 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剧照)
2021 年报志愿时,小唔的朋友们表达了担忧," 这个专业出来就是做护工,端屎端尿的 "。她想的却是:养老不应该只是这个方面。
几年过去,许多养老院还是过去的样子,小唔的父母也并未因她学到的专业知识,改变自己的传统养老观念,但这个女孩仍对未来满怀希望。
" 他们预测行业风口是 10 年后,因为现在比较年轻、比较会花钱的老人到时候更老了。" 小唔这代人也将在那时迎来事业发展的黄金期," 所以我想激励大家,慢慢熬,这个行业还是有点可观的。"
(应被访者要求,小唔、李佩环为化名。)
校对:遇见;运营:嘻嘻;排版:佐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