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全国维修客服热线电话:400--117--9882(温馨提示:点击屏幕下方↓↓↓可直接拨打)
早餐,去哪儿吃?
去三明沙县,吃正宗沙县小吃
融合南北品种繁多的沙县小吃。胡定禹 摄
春天的春卷
夏天的青草冻
秋天的炸米冻
冬天的七层糕
……
吸溜吸溜 ~~
点上一道 " 招牌菜 "
在沙县小吃的美食菜单上
总有那么几道 " 招牌菜 "
温暖而熟悉
图为沙县一小吃餐饮店制作的扁肉。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扁肉
是一道传统的福建小吃
由新鲜的猪后腿精瘦肉
用木槌棒捶打上千次
口感脆爽 Q 弹
是沙县小吃的代表之一
俞邦村村民展示手工制作的当地小吃芋饺。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芋饺
是一种由红芽芋泥、木薯淀粉
以及猪肉、笋干制成的特色小吃
皮胚 Q 弹,口感软糯咸香
深受食客喜爱
古法豆腐。周向荣 摄
包心豆腐丸
以豆腐为主要原料,混合多种佐料制成
豆腐泥中包裹着
猪肉、香菇、虾仁和成的馅心
口感细腻爽滑,味道鲜美
古法豆腐。周向荣 摄
然而沙县的豆腐也有其特色
沙县豆腐 " 点浆 " 不用石膏或盐卤
而用隔夜的老浆水
所以,沙县的豆腐又白又嫩
福建沙县郑湖乡制作板鸭的农户在忙着制作板鸭,为春节销售旺季做准备。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板鸭
地道叫法为 " 沙县腊鸭 "
是沙县的特色美食之一
图为沙县郑湖乡一名村民在整理晾晒的板鸭。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板鸭的传统做法
与腊肉大致相同
只是在配料上略有增减
烘烤的方法更为讲究
早在宋朝年间
就被誉为 " 禽肉之上品 "
在沙县板鸭中
最为著名的要数 " 郑湖板鸭 "
图为沙县郑湖乡村民在自己家里烘烤板鸭。入冬后,农事活动结束,郑湖乡家家户户都有制作板鸭的习惯。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在沙县郑湖乡
村民们制作的板鸭仍旧沿用传统做法
将鲜鸭用小竹条撑开成板状
放置在户外自然风干晒干
再放进地炉用木炭烤脱水
沙县小吃——烧麦。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烧麦
是一种由红薯粉丝、猪肉、虾仁
等多种食材制成的烧麦
内馅鲜美,皮薄馅多
蘸上豆豉油食用,令人回味无穷
图为家长带着小孩在现场品尝刚购买的沙县小吃。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拌面、扁肉、金包银
……
你会点哪一样呢?
福建饮食中一朵奇葩
早期
" 一元进店、两元吃饱 "
开遍街头巷尾的沙县小吃
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美味实惠
2023 年 5 月 22 日,游客在沙县小吃培训总部参观展示的沙县拌面。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探寻沙县小吃的历史
你会发现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沙县区
是地处闽中的千年古邑
沙县小吃起源于东晋义熙年间
被誉为汉民族饮食文化的 " 活化石 "
古代
中原人民多次南迁
中原饮食文化也随之传播
沙县
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
一个重要汇集地
2023 年 5 月 22 日,中国名小吃文旅嘉年华在福建沙县举行。此次文旅嘉年华共设置小吃美食、文旅集市、名特优商品等 100 多个展位,展示多地特产美食。图为活动上展销的沙县各类小吃。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小吃
兼具福州、闽南一带的独特饮食基因
和客家的饮食文化风格
沙县小吃的发家史
可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左右
那时,许多沙县人外出谋生
在陌生的大城市里
有沙县人开设小吃摊
卖起了拿手的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创业总部旁的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学员正在学习各种小吃制作技艺。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沙县小吃
以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开设门槛低的特点
迅速赢得了市场
开店的沙县人不仅还清了债务
有的甚至回乡盖起了新房
尝到甜头后
越来越多的沙县小吃店
在大江南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菜单也愈加丰富
图为沙县小吃经营业者正在制作扁肉。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散落在城市中的个体户经营愈来愈多
共同打响了沙县小吃的招牌
但其做强做大更得益于沙县政府的政策支持
图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沙县小吃三明学院旗舰店正式营业,这是全国首家沙县小吃进驻高校的 " 样板店 ",为学校师生提供原汁原味的沙县小吃。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1997 年
沙县小吃办、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相继成立
致力于沙县小吃技艺的推广、行业管理
以及新产品研发
并注册了多个沙县小吃商标
也就在这年
首届沙县小吃文化节开幕
这成为沙县小吃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图为 2023 年中国 ( 沙县 ) 小吃旅游文化节海峡两岸美食展在福建三明沙县区举行,沙县本土特色美食吸引民众购买品尝。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后来
每年公历的 12 月 8 日
被定为沙县人民自己的节日
每年的这一天
沙县人民喜迎八方来宾
展示有着千年积淀的小吃文化
图为沙县小吃产业园内的沙县小吃中央厨房。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总结出小吃制作和经营经验,将全国成千上万小吃业主的后厨变成了 " 中央厨房 " 的生产模式。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树大招风
沙县小吃也逃不过 " 冒牌店 " 的困扰
2008 年
沙县政府以国有独资的形式
注册了沙县小吃集团
力图向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福建沙县举办沙县小吃制作技能争霸赛第一期——蒸饺制作比赛。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021 年
福建省出台六条措施促进沙县小吃职业技能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
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名录
……
2023 年 5 月 22 日,由商务部主办的小吃产业发展现场会在福建沙县召开。图为参会嘉宾在沙县小吃培训总部参观。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如今
沙县各类风味小吃约有 240 余种
作为福建饮食中的一朵奇葩
沙县小吃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何为沙县小吃 " 第一村 "?
开启真正的逛吃之旅
可以从沙县小吃 " 第一村 " 开始吧
沙县俞邦村内一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的俞邦村,被誉为 " 沙县小吃第一村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位于三明市沙县区夏茂的俞邦村
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
自沙县城区出发
沿福银高速、长深高速
驱车 40 公里即可到俞邦村
沙县俞邦村村口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 " 沙县小吃第一村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抬步走进村里
需要走过一条长长的廊桥
走出廊桥
你可瞧见 " 沙县小吃第一村 " 的石碑
漫步在村中
美食飘香,香味扑面而来
古樟树、小吃街皆可打卡留念
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被誉为 " 沙县小吃第一村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村民就开始外出经营小吃,是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起点。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
俞邦村的村民率先走出山门经营小吃
带动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
一块塑料布、三个煤炉档
4 根竹竿、几张小桌
……
沙县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那时候
在沙县小吃店主中流传着一句话
" 白天做小吃,晚上数毛票 "
图为沙县小吃产业园一家企业员工在生产蒸饺。在沙县小吃产业园里,一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不停运转,各类食材自动被包成了一个个精致的柳叶蒸饺,然后送到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加盟连锁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做吃食,细节很重要
在俞邦村,有许多小吃摊
为了保持美观和安全
供电部门助力小摊进行改造
从传统的气炉、煤气灶
改成了电磁炉、电磁灶
小吃摊,不再是烟熏火燎
图为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成排的楼房。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截至目前
俞邦村辖 4 个自然村
共 309 户 1112 人
全村超过 80% 的劳动力分布在全国
从事小吃产业
2023 年 9 月底
沙县小吃记忆馆在俞邦村揭牌
又一个网红打卡点诞生
图为沙县小吃产业园内的餐饮智能化系统将连锁店的运营数据同步展示在大屏幕上。借助数字化等技术,沙县小吃也在变得 " 高大上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该展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展示了沙县小吃富民特色产业的
风雨历程和丰硕成果
图为沙县小吃产业园内企业生产的各种小吃预包装食品。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当下
俞邦村通过 " 沙县小吃第一村 " 这张名片
结合文旅产业的发展
推动当地田间地头的农土特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沙县小吃持续香飘世界
截至 2023 年年底
全国共有沙县小吃门店 8.8 万家
2023 年营业额超 550 亿元
辐射全球 79 个国家和地区
带动就业人口 30 余万人
成为全国最知名的小吃品牌
图为位于沙县小吃产业园的沙县小吃标准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沙县正在实施 " 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 " 发展战略
不断壮大全链条沙县小吃产业
带动沙县食品企业创新性开发、规模化生产
部分产品出口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
图为游客在俞邦村品尝各种沙县美食。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的俞邦村,被誉为 " 沙县小吃第一村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当下
沙县小吃已成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
" 沙县小吃第一村 " 俞邦村为国家 AAA 景区
年均吸引 500 万人次以上游客前来观光
图为 2023 年中国 ( 沙县 ) 小吃旅游文化节海峡两岸美食展在福建三明沙县区举行。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11 月 20 日至 12 月 20 日
以 " 食尚两岸 · 香聚沙县 " 为主题的
第二十八届中国 ( 沙县 ) 小吃旅游文化节
暨第二届海峡两岸美食嘉年华正举行
诚邀大家共襄文旅盛会
体验两岸小吃技艺
共享美食盛宴